首页> 中文学位 >硫肥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6h】

硫肥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研究意义及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外对生物学性状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外对营养品质的研究现状

1.3硫肥研究现状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供试品种

2.1.2供试土壤

2.1.3供试肥料

2.2试验设计

2.2.1不同品种试验

2.2.2不同硫肥用量试验

2.2.3测定指标及方法

2.2.4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温室条件下现蕾期硫肥对中苜一号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1.1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1.2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3.2温室条件下初花期硫肥对中苜一号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2.1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2.2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3.3温室条件下盛花期硫肥对中苜一号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3.1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3.2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3.4温室条件下硫肥对中苜一号再生性能的影响

3.5温室条件下各硫肥水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3.6温室小结

3.7大田条件下现蕾期硫肥对中苜一号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7.1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7.2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3.8大田条件下初花期硫肥对中苜一号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8.1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8.2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3.9大田条件下盛花期硫肥对中苜一号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9.1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9.2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3.10大田条件下硫肥对中苜一号再生性能的影响

3.11大田条件下各硫肥水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3.12大田条件下小结

3.13温室和大田条件下硫肥处理对中苜一号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3.14不同苜蓿品种间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差异

3.14.1现蕾期

3.14.2初花期

3.14.3盛花期

3.14.4再生性能

3.14.5 小结

3.15不同硫肥用量对不同苜蓿品种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15.1现蕾期

3.15.2初花期

3.15.3盛花期

3.15.4再生性能

3.15.5不同硫肥水平在各生育时期对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3.15.6 小结

3.16初花期和盛花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

3.17施用硫肥对年鲜草产量、年蛋白质产量、年纤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由于国内紫花苜蓿种植分散,管理粗放,紫花苜蓿的产量尤其是营养物质含量普遍很低,其产品的商品率则更差,因而无法形成足以影响市场供求的商品量,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质量是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保证紫花苜蓿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同时对紫花苜蓿的施肥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对中量元素硫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围绕硫肥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开展研究,试验设计与结果如下: 1.温室条件下和大田条件下不同硫肥用量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该试验分别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资环所温室和沧州市南皮县乌马营进行,供试品种为中苜一号,供试肥料为K2S04,温室条件下共设5个硫肥水平0g/m<'2>、10 g/m<'2>、20 g/m<'2>、30 g/m<'2>、40 g/m<'2>,标记为S<,0>、S<,1>、S<,2>、S<,3>、S<,4>,大田条件下共设4个硫肥水平0g/m<'2>、10 g/m<'2>、20 g/m<'2>、30 g/m<'2>,标记为S<,0>、S<,1>、S<,2>、S<,3>,硫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用KCl配平钾元素,其他管理同一般苜蓿种植。通过对第一茬苜蓿的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生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得出:S2处理的效果较好。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在各生育时期的变化趋势是:粗蛋白、粗灰分和含硫氨基酸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而下降;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盛花期、现蕾期和初花期;粗纤维和产量则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不断增加。 2.通过对6个不同苜蓿品种即A-2440、A-4460、A-7353、AP-8650、ABI-9013和ABI-9136,在不同硫肥水平下的生物学性状、品质性状、产量和再生性能的研究得出:S<,2>处理的肥效较好;AP-8650的综合性能最佳。所有品种各处理的粗蛋白、粗灰分和含硫氨基酸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而下降;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和产量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不断增长;其中粗脂肪的变化规律不同于中苜一号。 3.随着硫水平的改变株高、茎粗、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硫氨基酸、再生速度、产量和年收益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钙含量、温室条件下苜蓿的磷含量以及大田条件下中苜一号茎叶比随施硫量的变化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随着硫肥用量的改变,温室条件下的茎叶比、大田条件下的磷含量以及大田条件下除中苜一号外的其他品种的茎叶比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4.通过不同硫肥用量对年鲜草产量、年蛋白质产量、年纤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得出:无论哪个处理在初花期刈割获得的年收益都高于盛花期。此外比较各品种在20g/m<'2>硫营养水平下的初花期年收益表明ABI-9136的年收益最佳。 5.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指标,建议采用11~13 kg/667m<'2>的硫肥用量且在初花期刈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