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6h】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背景: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PION)在临床上发病率较低,国外鲜少报道。在我国相继对其有个例报告,但是并没有系统,较大样本临床观察报道。对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依据及标准、治疗等方面缺乏较明晰的认识,临床极易漏诊、治疗手段也在探讨阶段。PION最大的危害是视神经因缺血导致视力视野比较严重的损害,而临床早期极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极易继发视神经萎缩导致难以治疗的视功能损害。因此,尽快尽早正确诊断用药,迅速消除视神经水肿,改善视神经血液循环是治疗的关键。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PION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和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PION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PION患者29眼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其实验性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
  结果:
  (1)本组25例患者中,女性12例,占48%,男性13例,占52%,均为中老年人,其中60-80岁为高发年龄。其中21例PION患者明确病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为主要全身诱发因素。
  (2)29眼PION患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自觉视力减退与视野缺损。视野检查可见,偏盲占24.1%;扇形视野缺损占13.8%;环形视野缺损占13.8%;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缺损占17.2%;中心暗点3眼10.3%;不典型缺损占20.7%。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眼底检查可见29眼中27眼眼底均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表现:早期视盘的某一部分呈弱荧光,充盈迟缓,不均匀,低荧光,甚至充盈缺失而其他部分呈正常荧光有4眼;造影晚期视盘的部分区域因表层毛细血管代偿性扩张渗漏呈现局部高荧光有6眼。OCT可见6眼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神经萎缩。
  (4)本组29眼治疗,视力视野均有明显改善。48.27%的患者痊愈,23.13%的患者显效,28.58%的患者好转。治疗前后视力对比发现,治疗后视力有显著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根据发病后到采取治疗前时间不同进行疗效比较,发现30日之内来就诊的患者痊愈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ION病理改变主要为视神经缺血,其主要诱发因素有OSA、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有较明确的发病史,视力中等程度的下降,56.2%的病人出现明显的类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缺损,如偏盲,扇形缺损等,43.8%的病人视野缺损不典型。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若为单眼患病,则全部眼均出现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阳性。VEP、ERG、OCT、FFA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但是不典型。最后通过对患眼、健眼的检查,排除其他引起视功能下降的疾病从而确诊PION。通过实验性治疗,可见降眼压、活血化瘀等药物的相互结合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提升PION的治疗效果,痊愈率明显提高,可以改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