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娼妓治理研究
【6h】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娼妓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娼妓问题概述

§2-1 娼妓概念的界定

§2-2 娼妓的起源与发展

§2-3 娼妓的危害

§2-4 娼妓成因的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娼妓治理的历史考察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禁娼运动及其经验

§3-2 市场经济下娼妓的出现与治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前流动人口中娼妓蔓延成因的分析

§4-1 流动人口问题概述

§4-2 流动人口中娼妓现象严重的原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动人口中的娼妓治理

§5-1 政府切实履行职责

§5-2 社会充分发挥功能

§5-3企业积极参与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娼妓现象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妓女是中国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娼妓的形成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关娼妓的理论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而娼妓现象的存在,严重摧残妇女的身心健康,使得性病蔓延;破坏家庭的和谐和完整,败坏社会风气;滋生犯罪,影响社会治安。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治理娼妓的经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雷霆般的速度在短短几年内便肃清了娼妓这一封建遗毒。其成功经验是方针对头,措施得力;社会大环境崇尚健康的社会风尚;社会管理严密;商品意识淡薄;有效控制了人口流动。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卖淫嫖娼现象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流动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则构成了娼妓市场的供求环节,潜在买淫需求的形成推动了潜在卖淫活动的提供。娼妓市场的需求方面,表现为男性流动人口生理需求释放问题、人口流动削弱了传统的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社会控制力量、远离家庭的男性流动人口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容易受到灯红酒绿的诱惑以及男性流动人口具有经济自主权。而娼妓市场的供给方面则表现为女性流动人口迫于生计不得不投入卖淫业、工作环境不理想、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和交替、社会对于卖淫的容忍度增强等。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可以更好地治理娼妓问题。这就要求政府、社会、企业等从经济、法律、社会和文化等综合管理角度来治理娼妓问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