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专利侵权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6h】

专利侵权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河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第1章绪论

1.1专利与专利权的概念

1.1.1专利的概念

1.1.2专利权(Patent Right)的概念及特点

1.1.3我国专利法保护的专利权的客体

1.2专利侵权的归责原则

1.2.1过错责任说

1.2.2混合说

1.2.3无过错责任说

1.3专利侵权的构成条件

1.3.1构成专利侵权的法律条件

1.3.2专利侵权的行为类型

1.4我国专利法律制度的构架及保护现状

1.4.1我国专利制度的构架

1.4.2中国专利保护的现状

第2章专利侵权诉讼的当事人

2.1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

2.1.1权利人

2.1.2利害关系人

2.2适格的被告

2.2.1直接侵权人

2.2.2间接侵权人

2.2.3特殊的被告人

第三章专利侵权诉讼的法院管辖

3.1国外法院对专利无效案件的管辖模式

3.2专利侵权诉讼的法院管辖

3.2.1侵权行为地的确认

3.2.2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案件管辖

第四章专利侵权的诉前救济程序

4.1 TRIPs、国外法与我国的立法

4.2关于诉前禁令适用的讨论

4.2.1设立前置的听证程序

4.2.2司法解释未规定实体条件

4.2.3诉前禁令非法院能够依职权采取

第五章专利侵权的认定

5.1关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中的多余指定原则

5.2关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中同一产品类别的确认依据

5.2.1确认同一产品的类别缺乏法律依据

5.2.2《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不能直接作为国内法律规范的依据

5.2.3相关的审查规定中存在有不合理之处

5.2.4对专利的保护有不利影响

5.2.5知识产权领域的交叉保护

5.3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成例

5.3.1修改法律条款,完善审查程序

5.3.2增加外观设计专利的图形要素分类

5.3.3明示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延伸其保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有关专利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已使我国在立法上与国际接轨,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专利侵权的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其原因在于司法活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引。 专利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在民法、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上有诸多需要探讨的内容,主要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原告、被告主体资格的确认、案件的管辖、诉前禁令制度的完善、侵权认定所适用的有关判断标准的澄清。借鉴国外的司法原则,结合国内的司法实践,经过系统讨论,笔者认为,一是在当事人主体资格方面,应当将原告的主体范围限定为权利人及具有独占或排他性质的利害关系人,并具体区分被告的侵权行为,确定其适格性;二是在案件管辖方面,一般专利侵权案件的管辖依据被告住所地、侵权产品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确定,而对于通过计算机网络许诺销售侵权产品的案件,则放弃侵权结果发生地的管辖原则;三是完善诉前禁令制度,设立听证程序,增加“胜诉可能性”的实体条件;四是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断中,抛弃“多余指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