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国综合中学发展研究(1944-1980)——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视角
【6h】

英国综合中学发展研究(1944-1980)——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1章 英国综合中学产生的背景

1.1英国双轨教育体制的形成

1.1.1不平等的双轨教育体制的酝酿和发展

1.1.2《1902年教育法》颁布:英国公立中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1.2综合中学的缘起

1.2.1“人人受中等教育”的呼唤

1.2.2中等教育概念的扩展:《哈多报告》

1.3《斯宾斯报告》及综合中学概念的提出

1.3.1国际综合中学思潮

1.3.2英国综合中学的最初建议

第2章英国综合中学的初步实践阶段(1944—1953)

2.1建立综合中学与实施“三轨制”的矛盾

2.1.1二战前夕英国的教育局势

2.1.2关于中等学校组织形式的争论

2.2《1944年教育法》和“人人受中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2.2.1白皮书和《诺伍德报告》:为三轨制确立奠定理论基础

2.2.2《弗莱明报告》:公学的改革

2.2.3新的篇章:《1944年教育法》

3.3英国综合中学的实验

3.3.1工党政府对综合中学态度的变化

3.3.2有限的综合中学实验

第3章英国综合中学的曲折成长阶段(1953—1965)

3.1综合中学的困境

3.1.1工党综合中学政策的僵化

3.1.2保守党对综合中学的攻击

3.1.3工党教育政策的缓和:“人人受文法学校教育”

3.2社会政治经济新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3.2.1人口增加和技术发展给教育的影响

3.2.2现代中学本身的问题

3.3三轨制理论基础的崩溃

3.3.1.教育社会学家带来的证据

3.3.2教育心理学家的质疑

3.4综合中学迅速发展

3.4.1保守党态度的变化

3.4.2工党综合中学政策得势

3.4.3综合中学迅速成长

第4章综合中学成为英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1965—1980)

4.1 1965年10号通告:发展综合中学上升为国家政策

4.1.1“草根运动”与综合中学发展

4.1.2 10号通告出台及其效果

4.1.3工党政策的隐忧

4.2综合中学与公学革命

4.2.1“综合中学运动”对公学造成的压力

4.2.2公学革命

4.3立法成功与综合化改组完成

4.3.1泰姆萨德案件的影响

4.3.2《1976年教育法》

4.3.3 1980年后英国综合中学的情况

第5章 关于英国综合中学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思考

5.1英国综合中学与“教育机会均等”

5.1.1“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变

5.1.2英国综合中学的产生与发展是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结果

5.1.3英国综合中学在追求机会均等方面的成果和缺陷

5.2影响综合中学发展和“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所有人的理想,英国人也不例外。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在英国社会历史中也长期存在着,尤其是其贵贱分明的双轨教育体制在一战后遭到人们强烈的批评。在试图改革中等教育的过程中,“综合中学”应运而生。英国综合中学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了大多数儿童接受中等教育的愿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他们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在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长河中,英国基本实现了教育机会形式上的均等。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以追求教育机会均等为视角来研究英国综合中学的发展过程。本文将采用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手法来进行研究,明线即英国综合中学以时间为阶段的发展历程,暗线则为英国人如何追求教育机会均等。本文主要研究了英国综合中学的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通过对这个复杂的反复与争论的过程进行梳理,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心得和启发,以便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更为清醒和客观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