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清H-FABP、IMA、CTnI变化的研究
【6h】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清H-FABP、IMA、CTnI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声明

第1章绪言

第2章材料与方法

第3章结果

第4章讨论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有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两种方法,均不同程度造成心肌损伤,术后早期评估心肌损伤程度至关重要。缺血修饰蛋白(IMA)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敏感的心肌损伤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缺血敏感性及心肌特异性。本研究通过观测OPCABG组和CCABG组IMA、H-FABP、肌钙蛋白(cTnⅠ)围术期血清浓度的变化,探讨CABG术心肌损伤的原因及两组间心肌损伤程度的差异;通过与cTnⅠ对比研究,探讨IMA、H-FABP的变化与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并提供实验理论基础。
   方法:
   连续性选取4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男女不限,随机分为二组,CCABG组20例,OPCABG组20例。CCABG组于肝素化前,主动脉开放后即刻,3,6,12,24h; OPCABG组于肝素化前,第一支搭桥动脉开始灌注后即刻,3,6,12,24h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测IMA(ACB)、H-FABP、cTnⅠ浓度。
   结果:
   1.cTnⅠ的变化趋势二组基本相同,但CCABG组升高更明显,二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CCABG组术后Oh升高,术后24h达高峰,OPCABG组术后6h明显升高,术后24h达高峰。CCABG组术后Oh到术后12h升高幅度最大,OPCABG组术后6h到术后24h升高幅度最大,显示CCABG对心肌损伤重于OPCABG。
   2.H-FABP浓度CCABG组术后明显高于OPCABG组,CCABG组术后Oh明显升高,术后3-6h即达峰值,术后12h开始下降,术后24h大幅下降,但明显高于术前水平。OPCABG组术后Oh开始升高,但幅度明显小于CCABG组,术后6-12h达峰值,术后24h下降,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术后24h二组间相比无明显意义。
   3.ACB的变化趋势二组基本相同,但CCABG组降低更明显,CCABG组术后0-3h即达最低峰值,术后6h开始逐步升高,术后24h仍低于术前水平,OPCABG组变化规律与CCABG组相似,但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CCABG组。
   4.多重线性相关分析,H-FABP峰值与多巴胺用量(r=0.452 P=0.004<0.05)、ICU停留时间(r=0.403 P=0.012<0.05)相关;与手术时间(F0.300P=0.067>0.05)不相关。ACB最低峰值与多巴胺用量(r=-0.272 P=0.098>0.05)、ICU停留时间(r=-0.239P=0.149>0.05)无相关性;与手术时间(r=-0.488 P=0.002<0.05)相关。三指标间相关性分析cTnⅠ与H-FABP(r=0.160P=0.013<0.05)相关,IMA与cTnⅠ(r=0.082 P=0.206>0.05)、H-FABP(r=-0.079 P=0.224>0.05)均不相关。
   结论:
   1、0PCABG较CCABG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OPCABG组造成的心肌损伤低于CCABG组,CPB可能是造成心肌损伤差异的最基本和最主要因素。
   2、HFABP作为较新的心肌缺血损伤的生化标志物能作为CABG术后早期心肌损伤检测的合适指标,其升高时间早,诊断时间窗充分,尤适于术后早期评估心肌缺血程度,早于且优于cTnⅠ。
   3 IMA诊断时间窗过窄,心肌特异性差,不适合单独作为CABG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