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他莫昔芬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荷瘤裸鼠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6h】

他莫昔芬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荷瘤裸鼠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序言

第1章 他莫昔芬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荷瘤裸鼠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1.2.2 主要仪器

1.2.3 所用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SK-BR-3乳腺癌细胞株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1.3.2 HE染色实验步骤

1.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

1.3.4 ELISA的实验步骤

1.3.5 统计学分析

1.4 结果与分析

1.4.1荷瘤裸鼠行为状态的观察及移植瘤生长情况

1.4.2移植瘤解剖学和病理学的观察

1.4.3荷瘤裸鼠移植瘤体积

1.4.4荷瘤裸鼠移植瘤质量及抑瘤率

1.4.5他莫昔芬对荷瘤裸鼠血清中VEGF的影响

1.4.6他莫昔芬对荷瘤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及CD31的影响

1.5 讨论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 述:乳腺癌的抗血管新生治疗

摘要:

Abstract

2.1 乳腺癌血管新生的特点

2.2 乳腺癌的抗血管新生治疗

2.2.1 VEGF的作用

2.2.2 VEGF抑制剂

2.2.3 FGF的作用

2.2.4 FGF抑制剂

2.2.5 TGF-β的作用

2.2.6 TGF-β抑制剂

2.2.7 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剂

2.2.8 PF-4的抗血管新生应用

2.3 乳腺癌抗血管新生治疗面临的挑战

2.3.1 针对抗血管新生疗法的抵抗

2.3.2 应用抗血管新生复合药物促进肿瘤转移

2.3.3 缺乏可调节抗血管新生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2.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发生在乳腺各种病变类型中主要致死原因,且发病率在日益增长。现在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并呈现出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并且患者患病年龄越小,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大部分提示其侵袭性越高,预后也就越差。乳腺组织富含血管,因此极易发生血行转移。新生血管除了可以帮助乳腺癌进行远处转移,血管新生过程还可以为乳腺癌组织提供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因此,血管新生过程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鉴于血管新生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阻断血管新生来治疗肿瘤的方法已经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通过观察他莫昔芬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荷瘤裸鼠生长的影响及应用他莫昔芬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 CD31、VEGF表达的变化,及他莫昔芬对荷瘤裸鼠血清中VEGF的影响,为他莫昔芬用于乳腺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BALB/C-nu雌性裸鼠,均为4-6周龄,14只,将SK-BR-3乳腺癌单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右前肢腋下第二对乳腺脂肪垫下,建立SK-BR-3乳腺癌细胞株裸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7只、他莫昔芬治疗组7只,每天分别给2组裸鼠按照给药方案灌胃给药,记录各组裸鼠的一般生活情况,动态观察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及其体重变化,测量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图。给药14天后处死裸鼠,称量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应用ELSA检测荷瘤裸鼠血清中VEGF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荷瘤裸鼠用药后体重比较,两组荷瘤裸鼠在用药后体重无明显变化。他莫昔芬对裸鼠的饮食及体重等无显著影响。
  ②荷瘤裸鼠肿瘤体积随时间变化他莫昔芬治疗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莫昔芬对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③他莫昔芬组的抑瘤率为43%;他莫昔芬治疗组移植瘤重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莫昔芬对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④对照组荷瘤裸鼠血清中 VEGF水平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荷瘤裸鼠血清中 VEGF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莫昔芬对血清中VEGF分泌有抑制作用。
  ⑤对照组荷瘤裸鼠免疫组化中VEGF及CD3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荷瘤裸鼠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莫昔芬可降低VEGF及CD31的表达。
  结论:通过建立 SK-BR-3乳腺癌细胞株裸鼠模型应用他莫昔芬后抑制了荷瘤裸鼠血清中VEGF的分泌,降低了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及CD31的表达,有效抑制了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从而为针对乳腺癌血管新生来治疗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