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模因论的小学六年级汉语多义词教学实验研究
【6h】

基于模因论的小学六年级汉语多义词教学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Review of Chinese Polysemy

2.2 Review of Memetics and Its Application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Subjects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3.4 The Procedures of the Experiment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4.2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Result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参考文献

AppendixⅠ

AppendixⅡ Chinese Proficiency Test

AppendixⅢ Pre-test and Post-test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词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汉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多义词是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多义词众多义项的发展过程展现了历史与文化的进程。最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汉字的书写、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好多义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任务。
  模因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道金斯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当中,模因论的核心便是“模因”,重点在“模仿”。人们通过“模仿”学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复制”成为模因,体现在语言中则被称之为语言模因。语言与模因之间的密切关系最早由桂诗春于2002年概括提出,之后何自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且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在模因论的指导下,对小学六年级汉语多义词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为:
  1.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模因论指导下的小学六年级汉语多义词词汇教学是否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模因论指导下的小学六年级汉语多义词词汇教学是否能够提升汉语多义词的学习策略?
  本教学实验研究时长为102天,研究对象为某农村小学六年级三班和四班共70名学生。实验班采用模因论指导下的“字典查找—模因串讲—练习”的教学模式;控制班则采用传统的“讲解—练习”授课模式。
  经过实验,并通过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此次教学实验研究结果如下:一、模因论视角下的“字典查找—模因串讲—练习”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但改变并不是很大,学生仍然会使用传统的抄写方法来增强记忆;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呈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模因论视角下的“字典查找—模因串讲—练习”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多义词的理解能力,拓展词汇知识,还有助于提升汉语多义词的学习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