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6—2014年度汉语新词语中“X族”词语研究
【6h】

2006—2014年度汉语新词语中“X族”词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X族”词语的语言学相关考察

2.1“X族”词语中“族”的性质界定

2.2“X族”词语中“X”的多角度分析

2.3“X族”词语的语法功能

2.4“X族”词语的表义特征及语义变化

2.5“X族”词语的意义分类

第3章 “X族”词语的使用情况及发展预测

3.1“X族”词语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3.2“X族”词语发展趋势分类分析

3.3“X族”词语的发展预测

第4章 “X族”词语产生原因及规范

4.1“X族”词语产生原因

4.2“X族”词语的规范问题

第5章 余 论

5.1“X一族”词语中“X”分析

5.2“X一族”词语的语法功能和语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273个“X族”词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新词语不仅反映了词汇的发展变化情况,还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近年来“X族”词语作为新词语的一部分更是具体描绘了当下形形色色的不同群体,反映了人们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这些词语的大量产生也反映了新时期汉语造词法的一些变化。研究“X族”词语,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词语产生、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而且有助于做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从而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当今社会尤其是人们生活的新变化、新发展。
  本文选取周荐、侯敏等人主编的《汉语新词语》(2006到2014年度)系列书籍中“X族”词语共273条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观察。
  本文内容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阐述了新词语、年度新词语、“X族”词语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首先对“X族”词语中的“族”进行了性质界定,然后从音节、来源和结构方面对其中的“X”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最后从语法功能、语义两个方面对“X族”词语进行了考察。
  第三章主要根据“X族”词语在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中的使用数据考察了其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并探讨了其留存或消失的原因,最后对“X族”词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预测。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X族”词语的产生原因及规范问题。本文认为,“X族”词语的产生是语言内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X族”词语的规范应坚持约定俗成原则、必要性原则和明确性原则。
  第五章主要对与“X族”词语相对应的“X一族”词语中的“X”从其音节、来源、结构方面进行考察,同时考察了“X一族”词语的语法功能及语义,并进一步对“X族”与“X一族”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不同于之前学者指出的“X一族”词语没有前加“一位”以及后加“们”的情况,这两种用法在笔者所搜集到的语料中均有出现。“X一族”与“X族”除了“X”在音节上有所差别以外,其结构、来源以及二者的语法功能及语义基本无异。
  综合上述研究,本文认为:“X族”词语中的“族”为类词缀并且处于不断虚化的过程中;其“X”部分音节数量呈现多样化,但以双音节为主;“X”来源广泛,类型丰富,结构多样;其语法功能与一般名词基本相同;意义类型呈多元化。《汉语新词语》书系中所列“X族”词语只有少数会留存下来,绝大多数已经或者趋于消失。导致留存或消失的因素可能包括词形是否填补空白、词语所指称是否普遍存在、表义是否明确、形式是否简洁、以及舆论关注的高低等等。作为造词格式,“X族”会继续留存在汉语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