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
【6h】

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情绪调节的研究

1.1.1情绪调节的概念

1.1.2情绪调节方式

1.1.3情绪调节过程模型

1.1.4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

1.1.5自动情绪调节的研究

1.2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研究

1.2.1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概念

1.2.2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形成

1.2.3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发展

1.2.4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测量

1.2.5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人格的相关研究

1.2.6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稳定性与易变性

2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

2.1问题提出

2.1.1已有研究的不足

2.1.2研究目的和假设

2.1.3研究的意义

2.2研究框架

2.2.1研究内容

2.2.2研究对象

2.2.3研究方法

3实证研究

3.1实验1:内向和外向人格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

3.1.1研究目的

3.1.2研究方法

3.1.3 实验设计

3.1.4实验程序

3.1.5统计方法

3.1.6结果分析

3.1.7讨论

3.1.8结论

3.2 实验 2:不同诱发情绪对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3.2.1研究目的

3.2.2研究方法

3.2.3实验设计

3.2.4实验程序

3.2.5统计方法

3.2.6结果分析

3.2.7讨论

3.2.8结论

4研究的总结论与反思

4.1研究的总讨论

4.1.1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差异

4.1.2不同诱发情绪对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影响

4.2研究的总结论

4.3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会议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实验1采用自编的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ER-IAT)来研究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是否具有差异性。实验2研究不同诱发情绪是否会对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产生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内倾和外倾问卷》进行调查,筛选出内向和外向大学生各60名。实验1运用自编的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ER-IAT)对内向和外向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差异性;实验2用两段电影片段诱发内向和外向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再运用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ER-IAT)来探讨内向和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是否会受到不同诱发情绪的影响。研究结论:通过两个实验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不同性别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内向大学生对情绪控制持有积极的内隐态度,外向大学生对情绪表达持有积极的内隐态度。
  (3)相比男内向大学生,女内向大学生对情绪表达的内隐态度较为积极。不同性别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女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在两种诱发情绪后积极程度均下降,诱发消极情绪的影响较大。男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没有受到两种诱发情绪的影响。
  (5)内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在诱发消极情绪后积极程度上升,诱发积极情绪后没有变化;诱发消极情绪的影响较大。外向大学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在两种诱发情绪后积极程度均下降,但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