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教师言行失范及矫治研究
【6h】

小学教师言行失范及矫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引 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小学教师言行失范概述

(一)教师言行

(二)小学教师言行的特点

1.权威性

2.示范性

3.长期性

(三)小学教师言行失范

1.教师言行失范的含义

2.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的类型

三、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的表现及危害

(一)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的主要表现

1.言语失范

2.课堂行为失范

3.职业道德行为失范

(二)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的极端现象

1.“虐童”现象

2.“暴力体罚”现象

3.“性侵犯”现象

(三)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的危害

1.对学生的危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2.对教师的危害:影响职业生涯发展

3.对学校的危害:影响学校声誉

4.对社会的危害:败坏社会风气

四、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自身素养不高

1.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2.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3.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二)学校监督与管理低效

1.学校管理不善,人治化倾向严重

2.缺乏有效监督,未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

(三)社会观念的偏颇

1.社会分配不公,教师正当利益保障不到位

2.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偏差,功利化倾向严重

3.社会道德格局失衡,教师职业道德日益弱化

五、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的矫治策略

(一)加强师德教育,促进教师道德发展

1.树立正确三观,端正教师职业态度

2.加强教师自我调控,完善道德人格

3.强化师德教育,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1.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

2.创造宽松的教育工作环境

3.强化校园的文化氛围

4.正视和保障教师正当利益

(三)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健全管理监督体系

1.加快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2.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奖惩管理体制

3.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对基础教育日益重视,国家不断强化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小学教师队伍水平显著提高。但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依然参差不齐,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引起教师家长及社会的足够重视,严重危害了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小学作为学校学习生活的启蒙阶段,是一个人心理、行为建构的重要阶段,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重要及深远的。研究教师的言行失范,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的顺利开展。
  本文以教师言行失范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教师言行失范的概念,总结了小学教师言行的特点;然后通过文献查阅、观察等方法,对小学教师言行失范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小学教师言行失范极端现象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在对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发生机理和原因,并提出一一对应地提出可操作性的矫治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