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黔西南州粮食安全保障的技术经济分析——以水稻为例
【6h】

黔西南州粮食安全保障的技术经济分析——以水稻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前言

2、本研究的基本思想及研究方法

3、黔西南州水稻生产技术的作用与评价

4、小结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展开▼

摘要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性问题。本文以水稻为例,应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将经济学与栽培学结合,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定性评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黔西南州水稻产量历程、不同阶段技术构成(技术组合)及1980-2003年24年间水稻技术因子对产量的贡献率进行了评述和分析,结果表明:(1)黔西南州每一次产量的突破均与品种更新、新技术(栽培技术等)的应用推广及物质投入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而良种、物质投入和管理技术三者中,物质投入(施肥)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达58.1%(115.2公斤/667m2),其次为遗传改良,为22%(43.7公斤/667m2),管理技术对产量的贡献率最低,仅19.9%,说明在黔西南州水稻生产中,重视物质(化肥)的投入而轻管理(栽培技术),反之说明管理技术的应用推广是黔西南州水稻产量提高的关键性因子;(2)从黔西南州水稻技术因子对产量的贡献率看,地区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水稻生产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比较重视管理技术,而落后地区在水稻生产上更依赖于化肥的投入。通过比较分析,目前黔西南州水稻生产水平的差异,不是技术本身的差异,而是技术到位率和农民接受技术之间的差异;(3)黔西南州水稻产量的突破关键是在稳定现有物质(化肥)投入的基础上,狠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广,重点是技术的本土化,即要把现有技术通过组装、集成、整合,形成易被农民接受的可操作的简化(傻瓜化)技术,。提高技术的到位率。(4)近期内,黔西南州水稻突破500公斤/667m2的大关,其关键技术是:一是选择分蘖中等、大穗、千粒重较重的大(重)穗型品种,二是推广配方施肥,即“稳氮、增磷、补钾”,提高磷钾肥在总养分中的比例,同时改传统追肥“前重后轻”为“前肥后移”,提高穗肥比例;三是保证一定的群体结构,一般在1-1.5万穴/667m2,每穴6苗左右;四是提高技术(如病虫害防治等)普及率及到位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