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调而歌“‘一’之‘多’”——口语戏曲音乐流变中的“‘不改’之‘改’”思辨
【6h】

改调而歌“‘一’之‘多’”——口语戏曲音乐流变中的“‘不改’之‘改’”思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楔子--口语华乐述略

一、单‘一’徵调式中之诸‘多’戏曲声腔

二、单‘一’声腔中之诸‘多’戏种音乐

三、单‘一’戏种中之诸‘多’行当唱腔

四、单‘一’行当中之诸‘多’流派唱腔

五、单‘一’流派中之诸‘多’唱家

六、单‘一’唱家中之诸‘多’唱段

七、单‘一’唱段中之诸‘多’音色

八、单‘一’音色中之诸‘多’情态

尾声

谱例

参考书目

致谢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展开▼

摘要

《吕氏春秋·情欲篇》载:“……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皇帝其与桀、纣同。”无版权的中国口语戏曲音乐自然生态现象,断章取义似也可勉强与以上引文互证。即在此种口语文化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任谁——贵贱愚智贤不肖(特别是“下里巴人”),只要其可能和愿意参与,均为其随意施展艺术才能(冷歌热唱),抒发内心情感得尽精神享受的自由舞台。“错用乡语”、“改调而歌”,是明清学者研究中国口语戏曲音乐发展时如何由‘一’而‘多’,并因此繁荣昌盛、经久不衰等自然生态特征所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在其口耳相传“‘一’之‘多’(‘不改’与‘改’)”的任何时空,均是大众“玩味”(行)腔(摆)调(玩意儿——似宠物),沉湎于形式、技巧(唯)美中去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审美“沙龙”。也因此能最大限度地以集体无意识行为,化生出千姿百态、举世无双属简约美的,洋洋大观的三百余口语(含“草昆”)戏种音乐,以及其中无法悉数志述的美轮美奂(含人去腔未绝)的唱段,恰似一视同仁、对谁都宽容接纳的“卡拉ok”——创造华夏口语戏曲文化群体近千年“水磨”出的,天上人间般的精神家园——“仙腔”、“神调”。因此,探讨口语戏曲音乐因“错用乡语”、“改调而歌”中的“‘一’、‘多’律”,弘扬华夏农业文明之优秀传统,研究“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等有关口语戏曲音乐之学理,藉以改善精神植被、解决部分国人对万年以上不间断、自红山玉龙文化至今的华夏文明的失忆问题,最终提升文化国力,用强势、独特的华夏文化音乐话语,别开生面地参与地球村时代超时空的多元文化网络对话,推进华夏文明的重新崛起及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