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穴五针法治疗智力低下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6h】

二穴五针法治疗智力低下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诊断标准

3病例选择标准

4试验分组与处理方法

5对照设计

6处理方法

7观测指标

8疗效评定标准

9安全性评价

10资料分析与统计的方法

11临床质量控制

12观察周期

13受试者权利

结果

理论探讨

1中医古籍对脑的认识

2中医古籍对脑瘫的认识

3西医对脑瘫的认识

4脑瘫的治疗现状

5导师学术思想探讨

6“两穴五针法(百会、四神聪)”的方义分析

7疗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文献综述 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

摘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以下简称脑瘫或CP)。小儿脑瘫是指患儿在母亲妊娠期到新生儿期因多种原因引起脑部损伤而导致的脑部疾患[1]。临床上以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异常姿势反射,异常运动模式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颈软不能抬头,不能站立,不能行走,手常握拳状,喜好脚尖落地,交叉步等,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视觉、听觉、言语等障碍,口角流涎,眼睑下垂等,性格急躁,难以自制。脑瘫及其合并的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是病残儿第一位致残疾病,涉及遗传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学科领域。脑瘫的患病率约为2‰~3‰[2],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3]。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CP属于祖国医学的“五迟”、“五软”、“五硬”、“痿弱”、“失语”、“痴呆”等范畴。目前中西药、外科手术、物理治疗等尚难有确切疗效。因此研究和治疗脑瘫,尤其是改善患儿智力状况对于提高本病的治疗水平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目的:观察“二穴五针法(百会、四神聪)”改善智力低下脑瘫患儿智力水平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智商(IQ)分值及智力低下分级水平的改变,验证“二穴五针法”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理,并观察年龄因素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及不同治疗疗程与疗效的关系,为该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瘫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20例,采用“智三针(本神、神庭)”疗法治疗;治疗组20(B组)例,采用“二穴五针法”治疗,两组每日均治疗1次,30次为一个疗程,按此方法连续治疗三个疗程(90d)。A、B二组均在治疗30次、60次、90次之后用W氏智测方法测定MR智商程度,评定患者智商(IQ)分值,依据智力低下诊断标准确定智力低下分级水平,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其组间及组内改变情况。同时分析了患者的年龄因素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及针刺疗程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二穴五针法(百会、四神聪)”对提高伴有智力低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是有效的,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该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智商(IQ)分值,明显改善因智力低下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组2-3岁以下患儿的疗效优于4-9岁的疗效(P<0.05),说明针刺疗效与年龄大小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通过对治疗30次末、60次末、90次末疗效进行分析,发现疗效与疗程具有相关性,疗程长则效果更理想。总之,该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脑瘫患儿智力的治疗方法,从而使脑瘫患儿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提高了脑瘫患儿生存和生活质量,减轻了患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结论:“二穴五针法(百会、四神聪)”与“智三针(本神、神庭)”疗法均可以治疗小儿脑瘫,提高智力低下脑瘫患儿智商(IQ)分值,改善因智力低下引起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二穴五针法(百会、四神聪)”疗效更好。两种疗法均可以提高患者智力低下程度分级水平,“二穴五针法(百会、四神聪)”疗效更好。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年龄因素影响临床疗效,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同时,疗程长短也与疗效密切相关,疗程越长,疗效越明显。该疗法安全,未发现不良反应,且疗效明显,易学易用,便于推广,易于被患者接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