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组工作在农民工子女能力提升中的运用——以贵阳市S学校为例
【6h】

小组工作在农民工子女能力提升中的运用——以贵阳市S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1.5研究方案

1.6相关概念的界定

1.7 相关理论

1.8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民工子女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及小组工作介入

2.1教育问题是造成农民工子女能力不足的主要问题

2.2 S学校中农民工子女能力问题的主要表现

2.3小组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女能力提升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女能力提升的实务呈现

3.1小组的基本情况

3.2农民工子女增能小组的前期准备

3.3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

第四章 小组活动绩效评估与反思

4.1小组绩效评估

4.2反思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就业,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由于受到经济以及户籍问题的影响,大都面临着安全问题、健康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其中以教育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正值学龄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导致他们在能力方面的不足甚至缺失,最终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
  本文主要以实践研究的方式,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笔者在贵州省暖春社会工作服务社S学校项目点的实习经验,通过分析农民工子女在能力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将小组工作介入到农民工子女的能力提升方面,并且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对参与小组活动的农民工子女进行绩效评估,最后结合农民工子女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笔者实地调查研究发现,S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在能力方面存在着学习能力较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总结和反思能力较差以及自信心不足四个主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参与小组活动的农民工子女开展了六次小组活动,从小组开展的效果以及小组活动绩效评估来看,小组活动在对农民工子女能力提升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笔者提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义务教育的相关对策;以公办学校为主要入学渠道,大力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解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问题以及加大社会工作对这一群体介入力度等四点对策建议,希望可以给农民工子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