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6h】

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3.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1.4.1核心概念

1.4.2相关理论

1.5研究框架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方法

1.5.3技术路线

1.6本章小结

2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

2.1自然保护区概述

2.1.1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划分

2.1.2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式

2.2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缘起

2.2.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起源

2.2.2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2.3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常见模式

2.3.1“契约管理”发展模式

2.3.2“托管经营”发展模式

2.3.3“社区共管”发展模式

2.3.4“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2.4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

2.4.1目标耦合

2.4.2特征耦合

2.4.3机制耦合

2.4.4模式耦合

2.5本章小结

3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3.1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辨识

3.1.1自然地理环境

3.1.2行政区域环境

3.1.3经济文化环境

3.2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解析

3.2.1自然生态资源

3.2.2人文生态资源

3.2.3生态资源的旅游价值

3.3一边环保一边温饱的“草海模式”解读

3.3.1“环保”与“温饱”的矛盾冲突

3.3.2“草海模式”发展理念的提出

3.3.3“草海模式”的四维效益分析

3.4“草海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3.4.1外部依赖性比较强,项目推动成本过高

3.4.2权力制衡机制缺乏,社区精英为主导者

3.4.3成员意见难以统一,赋权效果不可预测

3.4.4本土化模式缺失,评价工具被过多关注

3.5草海保护区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5.1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

3.5.2居民环保意识较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依旧存在

3.5.3文化生活观念保守,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推进困难

3.5.4社区参与缺乏动力,旅游市场开发经营较为混乱

3.6本章小结

4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

4.1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4.1.1系统的定义

4.1.2系统的特征

4.2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要素及系统框架

4.2.1可持续发展要素

4.2.2发展要素的内涵

4.2.3系统的构成框架

4.3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目标体系

4.3.1持续性目标

4.3.2阶段性目标

4.3.3多主体目标

4.3.4公平性目标

4.4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4.4.1相关利益主体的构成

4.4.2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

4.4.3政府与企业商户的博弈

4.4.4政府与社区居民的博弈

4.4.5企业商户与旅游者的博弈

4.4.6社区居民与旅游者的博弈

4.5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

4.5.1社区参与机制

4.5.2生态补偿机制

4.5.3信息传导机制

4.6本章小结

5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5.1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与方法

5.1.1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

5.1.2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

5.2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

5.2.1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5.2.2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

5.2.3指标的选取与界定

5.2.4指标权重的确立

5.2.5指标量化与数据的处理

5.3评判标准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5.3.1评价判断标准

5.3.2各系统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5.3.3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5.4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5.4.1环境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4.2经济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4.3社会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4.4文化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4.5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5本章小结

6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6.1牢牢把握生态理念,做好“高原明珠”的守护者

6.2持续完善建章立制,保障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6.3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科学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6.4创新社区参与模式,共享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红利

6.5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公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6.6依据两大资源优势,打造草海生态旅游特色品牌

6.7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2主要创新点

7.3局限性及其展望

致 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 录

展开▼

摘要

湿地、森林与海洋共同组成了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威宁草海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基础,运用系统论、博弈论、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分析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入手,深度解读了制约“草海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草海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难题,提出以生态为理念,旅游为载体来构建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实现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研究内容共由七个章节内容构成,第一、二章节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节是对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行考察,剖析“草海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目前草海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四章,通过对草海保护区系统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要素的分析,建立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TESEC发展模型),并从目标体系、利益主体协调性、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依据第四章建立的TESEC发展模型,从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层面构造了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和结果分析;第六、七章主要是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创新点和前景展望。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旅游”模式与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耦合度较高,主要在目标、特征、机制和模式四个方面存在耦合性关系;(2)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环境资源、社会生活、社区经济、文化习俗和生态旅游五个方面发展要素组成,合理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是保障该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3)通过模型评价结果分析可知,草海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64,处于“一般可持续”等级,总体具备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和基础条件。其中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72,判定为“一般可持续”等级;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32,判定为“弱可持续”等级;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66,判定为“一般可持续”等级;文化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52,判定为“一般可持续”等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