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6h】

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个人简历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1子宫内膜癌组织BRCA1 SNPs或MSI检测结果

2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RCA1 SNPs或MSI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RCA1 SNPs或MSI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4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

5 BRCA1单核苷酸多态性、微卫星不稳定性和临床病理因素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6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各因素的Cox回归模型分析

讨论

1针对实验对象及实验方法的讨论

2子宫内膜癌中BRCA1 SNPs的检测及其意义

3子宫内膜癌中BRCA1 MSI的检测及其意义

4子宫内膜癌中BRCA1微卫星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5子宫内膜癌中BRCA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6 SNPs与蛋白表达、MSI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7子宫内膜癌中BRCA1微卫星不稳定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子宫内膜癌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1 子宫内膜癌概述

2. 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分子机理

3 乳腺癌易感基因1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改变及其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49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2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和DNA序列分析法,对该97例标本的BRCA1基因第2、5、11、20外显子的5个SNPs位点,以及微卫星位点D17S579和D17S1349进行检测。并结合现有临床病例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对BRCA1 SNPs及MSI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意义作进一步研究。
  结果:
  (1)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中,SNPs阳性率分别为20.40%(10/49)、15.00%(3/20)、0.00%(0/28),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子宫内膜癌组中,BRCA1的SNPs阳性率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有关,浸润深度>1/2组的SNPs阳性率高于浸润深度≤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类型无关。
  (2)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中,MSI阳性率分别为34.69%(17/49)、10%(2/20)、7.14%(2/28),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BRCA1 MSI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类型均无关。
  (3)子宫内膜癌组中,BRCA1 SNPs发生情况与BRCA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BRCA1 MSI与BRCA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4)MSI(+)组和MSI(-)组EC病例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35月和57月。SNPs(+)组和SNPs(-)组EC病例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4.5月和56月(P=0.021)。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MSI、SNPs是影响E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年龄、绝经情况、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类型与预后无关。Cox回归分析提示病理分级(P=0.014)、SNPs(P=0.01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BRCA1基因SNPs或MSI改变,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BRCA1蛋白表达减少的原因之一。其中SNPs与子宫内膜癌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有关,而MSI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