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心理健康与运动成绩的研究
【6h】

广西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心理健康与运动成绩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1 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来源及其概念释义

1.2 成就目标的结构研究

1.3 成就目标发展特点的研究

1.4 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状况

3.2 少年田径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

3.3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心理健康和运动成绩的关系研究

4 综合讨论

4.1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

4.2 少年田径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

4.3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4.4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4.5 少年田径运动员最佳的成就目标定向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有待研究的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成就目标理论是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是目标设置的延伸,是个体对参与某一成就任务的目的或原因的知觉,以及个体对目标达成的评价。成就目标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社会认知取向在成就动机研究中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已尝试将目标定向理论作为比赛、训练和教学干预手段的指导思想,运用于体育赛前、赛后的心理训练和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成就目标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学生不同的目标定向;确定与这些目标定向相联系的动机过程;确定引起这些动机过程的条件等等。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者则主要研究了成就目标与运动乐趣、练习策略和运动情境等的关系,就国内已有的研究而言,在研究成就目标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关系时,一般只考察了掌握目标或成绩目标的单一作用,而很少去考察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的共同效应,也鲜有人去研究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访谈法等,以《运动中任务目标定向和自我目标定向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调查工具,选取了参加广西2002年全区少年田径锦标赛的33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成就目标、心理健康的发展问题以及成就目标、心理健康与运动成绩的关系问题。在探讨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运动成绩的关系时,重点考察了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对两者的共同效应,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女运动员的掌握目标高于男运动员的掌握目标,男运动员的成绩目标高于女运动员的成绩目标;训练年限主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掌握目标的发展呈下降趋势,成绩目标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成绩目标的运动等级主效应显著,三级运动员的成绩目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主导目标为掌握目标。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因子上,少年田径运动员与中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员明显好于中学生;在焦虑因子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中学生得分明显比运动员低。不同运动等级的少年田径运动员心理健康存在差异,二级运动员有较明显的优势。掌握目标与心理健康总分存在负相关,与躯体化因子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成绩目标与心理健康总分存在正相关,且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的相关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掌握目标与运动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成绩<WP=4>目标则与运动成绩存在微弱正相关。除了偏执因子与运动成绩存在微弱正相关之外,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均与运动成绩呈微弱负相关。高成就目标定向组、高掌握目标定向组和高成绩目标定向组之间在运动成绩上的得分都不存在明显差异,但高成就目标定向组和高掌握目标定向组在运动成绩的得分上分别与低成就目标定向组存在非常显著差异,高成就目标定向组和高掌握目标定向组运动成绩的均分较高。在心理健康总分上,高掌握目标定向组与其它三组均存在显著差异,高掌握目标定向组得分最低。在本次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成就目标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运动成绩有重要影响,这就需要从新的角度认识成就目标在运动员教育中的作用,建议在培养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时,应根据运动员不同的目标类型进行教育,帮助运动员树立能力增长观,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多设置掌握定向氛围。

著录项

  • 作者

    张海;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燊;
  • 年度 200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12.767;G820.2;
  • 关键词

    少年田径运动员; 成就目标; 心理健康; 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