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6h】

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代理获取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面对机遇,谋求发展,成为当前各级各类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 然而社会的转型,“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由过去的“挑肥拣瘦”变为现在的“一窝端”,使得学校成了基础教育中“边缘学民”的“回收站”,问题学生的“大本营”。大多数的中职学生过多地承受失败的苦涩和社会的歧视,他们是简单、粗暴教育的受害者,是一群关心缺失,情感失落的特殊群体。面对着“先天不足”的生源素质,教师仍以陈旧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心感受,忽略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精神需要,缺乏以尊重为出发点的关心,造成“关心型”师生关系的严重缺失,而放任冷漠型、粗暴专制型、制度保姆型的师生关系十分普遍这一客观现实。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这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中等职业教育倍受重视的今天,在关心缺失的这一特殊群体,在以“学会关心”作为当前教育所致力的目标的新时期,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特点的新型师生关系更显得迫切和必要,“关心型”师生关系就是在这方面的有效尝试。 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受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最深的一个教育学派,并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直言不讳地引用为她的理论依据。随着90年代初兴起的“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而备受关注,关心教育理论对世界各国学校的教育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我国对其研究在近两年来迅速升温。关心教育理论“以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关注所有个人的价值和需要,主张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特别强调关心的关系性,也就是关心行为所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本研究借鉴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的独特之处,主要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全面分析当下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中关心缺失的原因,提出“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以期针对性地解决中等职业学校中这一普遍性难题,更好地服务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关心品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开创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本研究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问题,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前言:说明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介绍研究综述和研究的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一章: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来源:一是来源于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二是来源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造成“关心型”师生关系严重缺失的主要原因是:1.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存在“先天不足”。2.教师在师生关系上固着陈旧的观念。3.学校不健康的评价制度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论证了在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的重要价值在于:1.有利于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2.有利于造就具有关心品质的合格公民。3.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第三章: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情景及其学生的特点,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应遵循“热爱、尊重、沟通、平等”的八字原则,并从四个方面对其构建的策略展开论述:1.变革和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2.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学。3.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4.营造学校管理的人文环境。 结语:对研究进行总结,说明本研究的愿望并指出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