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蓄”范畴新释与含蓄诗学体系建构
【6h】

“含蓄”范畴新释与含蓄诗学体系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前人研究综述

第一部分 释“含蓄”

第一节 释“含”

一、“含”的文字梳理及“含玉”传统

二、“含玉”文化心理阐释

第二节 释“蓄”

一、“蓄”的文字梳理

二、“蓄”的文化心理阐释

第三节 释“含蓄”

第四节 “是有真宰”——《二十四诗品——含蓄》新解

第二部分 “含蓄诗学”理论构成

第一节 “含蓄诗学”系统论

第二节“含蓄诗学”形象论

第三节“含蓄诗学”创作论与接受论

第三部分 “含蓄诗学”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含蓄诗学”在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含蓄诗学”对中国当代诗学建设的意义

结语:走向“含蓄诗学”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含蓄”是中国诗学与美学重要范畴之一。学术界从历时与共时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含蓄”范畴历时角度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含蓄”一品的研究,对“含蓄”范畴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含蓄”范畴的述评性研究三方面;“含蓄”范畴的共时性研究主要有:“含蓄”范畴生成基础、理论特征与理论内涵三方面。“含蓄”长久以来被视为文学风格之一,意义为“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目下几无与“含蓄诗学”构建相关的研究。通过对“含蓄”进行文字学层面的梳理并结合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资料,“含蓄”范畴展现出了较“言有尽而意无穷”更为深层的意义。
  “含蓄”一词中,“含”的甲骨文象“口中含物”之形,在此意义上分蘖出两类意义:一类是以“包含”一义为核心。另一种专指我国丧葬传统中给死者口中含玉的传统,“琀”承担了这一义项。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发现从侧面证实了“含”的本义为“琀”;“蓄”的本字为“畜”,甲骨文中象“以丝拘兽”之形。它是对动物家养的文字标识。早期被豢养的动物在提供肉食的同时也被视为祭祀祖先的贡品,先民们通过牺牲与祖先进行沟通。同时,这两字产生的思维基础均是有别于逻辑思维的诗性思维方式。夏商周三代的出现使诗性思维继续对传统中国产生影响。据此,诗性思维与祖先崇拜成为了“含蓄”构成的核心因素。因此,“含蓄”为:先民基于诗性思维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方式,其核心为先民以祖先崇拜为中心而形成的崇拜观念并意欲通过媒介而达到与崇拜对象沟通的活动过程,其直接结果为相关艺术形式出现。原始先民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方式作为潜在因素影响着中国传统诗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含蓄诗学”。首先,因诗性思维影响,先民通过祭祀仪式与祖先进行沟通。祭祀活动中的四要素为:祭祀对象、巫觋、祭祀物品、祭祀者。他们与文学四要素:宇宙、艺术家、作品、欣赏者同态对应。祭祀活动四要素作为深层结构影响着文学活动四要素,并决定了“含蓄诗学”的“形象性”与“呈现性”两大特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含蓄诗学”的“系统论”;其次,因夏商周三代的出现而未中断的诗性思维这种有别于逻辑思维的素朴认知方式确定了“形象”在中国古典诗文中优于语言的地位。汉字的象形性特征与中国传统的教习方式等因素更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特性。这些因素使“形象论”成为了“含蓄诗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最后,祖先崇拜与诗性思维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人“一体双责”,既兼具了创作者与接受者双重身份。同时,上述两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渗透使道德、生命等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人。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含蓄诗学”的“接受论与创作论”。“含蓄诗学”在中国传统诗学中影响深远。首先,在“含蓄诗学”影响之下产生了一些相关的诗学范畴;其次,确定了“形象”在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优先地位;最后,化解了传统中国各种艺术形态的边界,使各种艺术形态相互交融。与此同时,“含蓄诗学”对中国当代诗学的建构有着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