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相关性研究
【6h】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力的研究综述

(一)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综述

1.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2.职业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3.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

4.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二)就业力的研究综述

1.就业力的含义与发展

2.就业力的结构研究

3.大学生就业力的功能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关系研究

1.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关系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构成维度对就业力的影响研究

二、本研究的总体构思和设计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工具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

2.《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量表》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过程

(七)研究假设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情况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不同群体上的差异情况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就业力的总体情况

2.大学生就业力在不同群体上的差异情况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关系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相关分析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回归分析

四、综合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情况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讨论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情况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讨论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总体情况及在统计学变量上的讨论

1.大学生就业力的总体情况

2.大学生就业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讨论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与就业力的关系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方面

2.大学生就业力方面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关系方面

(二)建议

1.国家社会方面

2.高校方面

3.家庭方面

4.大学生个体方面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存在不不足

1.研究样本有限

2.研究方法单一

3.量表的实效性有限

(二)研究展望

1.扩大研究样本范围

2.比较研究

3.增加研究方法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和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量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201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27万。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从国家社会方面入手,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个体的就业力,从大学生个体入手,溯本追源才能够真正做到大学毕业生与社会的和谐对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水平,增强大学生获取工作、保持职业、发展职业及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得突破、实现个人价值的能力,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价值观特别是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就业力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带有持久倾向性的、对大学生选择职业有深刻影响的、稳定的内心尺度。
  为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的关系,本研究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力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证调查使用的研究工具是凌文辁等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和何昭红等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量表》,研究对象是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六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通过随机抽样发放750份问卷,回收714份,有效问卷685,运用Epidate和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针对研究结果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以提高就业力的建议。
  经研究发现: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整体均值为3.654,声望地位、保健和发展三个维度的均分分别为3.359、3.884、3.835,得分均大于量表的中值3,处于中上水平。分数从高到低分别是保健、发展、声望地位,说明当今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最看重的是保健因素,其次是发展因素,最后才是声望地位。从性别因素上来看,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总体上有显著差异。从生源地来看,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发展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学生干部大学生比非学生干部大学生更看重声望地位因素。在年级变量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总体及声望地位和发展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从专业上来看,不同类型专业大学生在保健和发展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从家庭类型来看,来自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总体及保健和发展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从政治面貌上来看,团员大学生比党员大学生更重视保健因素。而在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兼职、家庭收入变量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没有显著差异。
  2.大学生就业力总体均值为3.435,自我发展、人际沟通、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五个维度的均分分别为3.453、3.600、3.415、3.394、3.273,得分均大于量表的中值3,处于中上水平。从性别上看,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就业力总体和就业自信心上有显著差异。从生源地上来看,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就业力总体及自我发展、人际沟通和实践能力上有显著差异。从学生干部任职情况来看,学生干部大学生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就业力总体及适应能力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从年级上来看,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就业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从专业类型上来看,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就业总体及人际沟通、就业自信心及实践能力三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从家庭月收入上来看,家庭收入情况不同的大学生在就业力总体及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上有显著差异。从家庭类型上来看,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在就业力总体及其五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从政治面貌上来看,政治面貌为党员的大学生比政治面貌为团员及群众的大学生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就业力在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兼职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呈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就业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可以解释就业力26.6%的方差变异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和声望地位维度与就业力有线性回归关系,他们对就业力解释的方差变异量分别为24.4%和2.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