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办高校人才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以A校为例
【6h】

民办高校人才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以A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评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五)可能创新之处

二、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办高校的界定

1.民办高校的概念

2.民办高校的办学形式

(二)影响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因素

1.经济因素

2.非经济因素

(三)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危害

1.难以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开展

2.影响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3.对在岗教师产生消极影响

4.对学生群体产生消极影响

5.致使人事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四)激励机制相关理论

1.ERG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成就需求理论

三、A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

(一)近五年A校人才流失的基本情况

(二)近五年A校人才流失的特点

1.中青年教师流动性大

2.应用型专业人才流动性大

3.流动的动因呈多元化

4.不辞而别的现象偶有发生

(三)近五年A校流失人才的基本结构

1.近五年教师、行政教辅人员流失情况

2.近五年流失人才年龄结构情况

3.近五年流失人才性别结构情况

4.近五年流失人才职称结构情况

5.近五年流失人才去向情况

四、A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体制原因

1.相关教育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

2.社会对民办教育、教师存在偏见

(二)民办高校自身管理原因

1.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2.考核机制欠公平

3.激励机制欠完善

4.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够重视

5.缺乏人文关怀

(三)教师个人因素

1.进入民办高校就业是跳板

2.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美国私立大学解决人才流失的对策及其启示

(一)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为私立大学提供了资金保障

1.高额的学费

2.政府财政支持

3.各种形式的捐赠

(二)科学的管理理念为打造稳定的师资队伍提供了机制保障

1.严把教师“入口”关,保障了人才引进的质量

2.科学的薪酬体系保障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三)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降低了人才的流失

六、民办高校解决人才流失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配套机制

1.完善民办高校相关法律法规

2.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经费支持的力度

3.建立科学、完善的社会捐赠体系

4.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基金

(二)完善民办高校管理制度

1.建立公正、合理的考评机制

2.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

3.根据教师的年龄阶段,“量身”定制职业规划

4.为教师的晋升、发展搭建平台

5.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6.努力营造教师“参股、参管”的环境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素养

七、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其发展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影响意义非凡。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成功的经验少,在办学理念方面过渡追求利润,在管理和用人理念方面思想落后等原因,造成了民办高校人才的严重流失,从而直接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学体系的稳固性差,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成为了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环境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面临着由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本文以我国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严重现象为切入点,以A校人才流失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公共管理理论及激励机制理论对民办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充分剖析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影响因素,参考国外私立大学解决人才流失的研究成果等途径,结合A校近年来治理人才流失的相关做法,提出了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治理对策,力求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民办高校自身、教师个人等多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为我国日益蓬勃发展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一点点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