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DCA模式的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6h】

基于PDCA模式的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2.国内研究动态

3.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

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理论概述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危房

2.农村危房

3.项目管理

(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2.PDCA循环管理理论

三、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背景及其现状分析

(一)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二)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的背景

(三)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四、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真正的困难户常常不得不放弃救助

2.危房改造项目存在冒名顶替现象

3.改造后房屋超标准或质量不达标

4.资金拨付不到位,影响了项目管理效率

5.危房改造贫困户的可持续生计得不到解决

(二)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村镇基层干部的政策执行能力不足

2.项目管理混乱

3.项目监督不力

4.项目验收不及时

5.项目后续服务不到位

五、基于PDCA模式的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体系的优化

(一)项目计划阶段(plan)

1.补助对象的条件要求和补助标准的制定

2.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3.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的筹措与管理

4.改造方式与改造要求

5.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操作程序

(二)项目实施阶段(do)

1.申请受理

2.调查核实

3.一榜公示

4.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核

5.二榜公示

6.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批

7.三榜公示

8.批准改造

9.签订协议

10.组织实施

(三)项目检查阶段(check)

1.新建房屋建造阶段的检查

2.新建房屋竣工验收阶段的检查

(四)项目改进阶段(action)

1.项目实施前制定好细则,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统计

2.加强协调帮扶,调动村民积极性,发挥贫困农户主体性

3.重视质量监管和服务

4.及时验收,及时资金拨付到位

5.重视项目后续配套管理和可持续生计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内农村住房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建筑面积持续增加,建筑品质也有了极大的提升。然而相比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基础住房相关的保障机制仍然欠缺,一些地区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山区,仍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贫困居民群体。由于农户自身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无法改善家庭居住条件,仍长期居住在危房之中,这对他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对偏远农村贫困地区的危房改造就成了一项亟待完成的改革攻坚任务。农村危房改造是一个投资巨大且周期较长的工程,加之其涉及的部门广、人员多,因而引起了社会较高的关注。
  农村危房改造是我国对贫困人口进行科学合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体现了我国对贫困地区人口的人文关怀。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于2008年在全国农村展开,其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的支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项目的实施以及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暴露出来了诸多问题,阻碍了危房改造工程的正常开展。如山东省菏泽市危房改造项目管理中就存在着工程实施主体能力不足、项目管理缺乏系统性、项目监督不力、项目管理效率低下以及项目后续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此,菏泽市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运营管理,应以现代项目管理体系理论和PDCA循环理论为指导,从危房改造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管理、后续评价和反馈等环节,优化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体系,以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的科学高效运营。
  具体而言,在计划阶段,首先要确定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补助主体的条件以及标准,严格规范资金筹集和管理举措、改造方式和操作程序;在实施阶段,要确定流程全过程管控,包括申请受理、调查核实、一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核、二榜公示、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批、三榜公示、批准改造、签订协议、组织实施等十个环节,公开透明,便于实施;在项目检查阶段,要按照工序实施进展确定新建房屋建造阶段的检查、新建房屋竣工验收阶段的检查两个环节,各有侧重;在项目改进阶段,针对前面各个环节的问题,要查缺补漏,从信息传播、主体积极性、监管服务、验收及时、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出反馈性改进措施。同时,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管理工作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在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增加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更好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完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