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研究——以L中学为例
【6h】

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研究——以L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核心概念界定

1.初中作文教学

2.作文教学生活化

3.有效教学

4.教学策略

二、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概述

(一)教学生活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教学生活化秉承的基本理念

(三)教学生活化蕴含的独特价值

(四)教学生活化设定的目标要求

三、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特征

(一)现实性

(二)形象性

(三)衔接性

(四)综合性

(五)社会性

四、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教育价值

(一)掌握生活常识

(二)激发生活热情

(三)拓宽素材来源

(四)生成良好品性

五、L中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2.实验时间

3.实验变量

4.实验前后测

5.实验过程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学业成绩的变化

2.学习兴趣的变化

3.对老师态度的变化

4.学习效果的变化

5.基本结论

六、L中学作文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综合管理秩序问题

1.安全管理的约束

2.教学进度的要求

3.管理理念的限制

(二)教师的作文教学生活化问题

1.作文教学时间稀少

2.作文教学模式传统

3.作文教学理念落后

4.作文教学过程死板

5.作文教学讲评单一

(三)学生的作文学习生活化问题

1.生活敏感度极差

2.作文练习时间较少

3.重视数量忽略质量

4.学生作文兴趣低下

七、优化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一)作文教学目标生活化

1.从生活中来,言之有物

2.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1.利用单元作文

2.合理扩展内容

(三)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

1.借力生活实物,以观察储备作文素材

2.借力生活场景,以描写培养学生直感

3.借力生活事件,以陈述理顺作文线索

4.借力生活感悟,以议理训练学生思维

5.借力生活探究,以合作发挥学生民主

(四)作文教学评价生活化

1.以作文内容评价优劣

2.以真情实感唤醒体验

3.以多种方式给予自由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二 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研究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论文、论著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浪潮不断前进的今天,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然而,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令人担忧。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等无法抗拒等因素,再加上如今应试教育中“九门功课”同步学的强大的中考压力,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一味追求应试作文的道路上假大空、高大全等虚假套作文章层出不穷。 本文对之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内容单调、教法传统,以及不符合初中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写出《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研究——以L中学为例》一文。本人根据对教学生活化理论和初中作文教学开展研究,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给初中一线语文教师,为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给予教学生活化的建议与指导,并弥补过去理论的不足。论文通过使用课堂观察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教学生活化和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展开研究。在论文中,阐述了初中作文教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有效教学与教学策略的核心概念,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作文现状与问题。为了将问题说明的更为详尽,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本人从自己任教班级的真实课堂教学出发,通过教学实践探究,对所教的初一年级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和具体教学案例分析,以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的步骤展开实验,最后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得出结论:将教学生活化应用到初中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抓住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由内而外对作文的兴趣感,改变学生对作文与老师的态度,提高初中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笔者把教学生活化理论与初中作文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四个有效策略:作文教学目标生活化、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和作文教学评价生活化。 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探究活动,掌握语文学科结构,获得作文知识,懂得举一反三,最终实现对作文运用的迁移。总而言之,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教学生活化理论进行有效策略研究,可以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作文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新课程改革与初中作文教学略进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