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6h】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及意义

1.问题的缘起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论文创新点

一、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

(一)网络公共领域和公共领域

1.公共领域的历史进程

2.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

(二)私人领域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区分

1.私人领域的界定

2.网络公共领域的界定

二、网络公共领域政治结构

(一)政治主体

(二)政治客体

(三)政治媒介

三、网络公共领域政治功能

(一)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途径

1.提升政治参与的新空间

2.拓宽民主政治的新平台

(二)网络公共领域拓展公民权利

1.促进了自由平等

2.推动了政治公开

(三)宣传主流政治文化的新阵地

1.有效实现政治社会化

2.大力弘扬主流政治文化

四、网络公共领域政治的运行机制

(一)网络政治参与

1.公民政治参与新特点

2.公民政治参与的局限性

(二)网络政治运行

1.网络政治监督

2.网络政治结社

(三)政治功能运行特点

1.虚拟性和隐蔽性

2.互动性和开放性

3.公共性和低成本性

五、网络公共领域政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共识困境

2.信息间不对称

3.西方政治、文化入侵

(二)解决对策

1.加强公共性建设

2.提升公民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与繁荣,传统的公共领域也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改变。在近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逐渐走向衰落。而于此相对的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迅速壮大的国际互联网凭借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出了一种公共领域的全新形态—网络公共领域,为社会大众呈现了新的参与公共领域的条件,这种网络公共领域相较于以往的传统的公共领域更加的自由、平等,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平等完全扭转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不断走向衰落的趋势。 本文将在论述公共领域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理论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古希腊的古典型公共领域和近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分析,辩证地论述网络对于公共领域的具体影响,随后总结出网络公共领域的主客体结构和其政治功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体现在它一方面扩展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途径,提供了更广阔的网络空间,其次扩大了公民权利,保障了自由平等的实现,最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主流政治文化宣传的阵地。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运行的特点表现在:首先,由于网络公共领域自身的特点建构出了一个虚拟的并不存在的网络空间,正是因为这样的网络空间的存在拓宽了公共领域的覆盖范围,也优化了传统的公共领域的运行机制,使原本已日渐式微的公共领域得以重兴;但是相对的,网络公共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社会共识困境、信息之间的不对称以及当前的网络公共领域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过重反而忽视了原本的政治功能等。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公共领域表现出了隐蔽与现实交替、谎言与理性并驾的荒谬场景。网络公共领域的完善不仅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迭代发展,也需要公众个人素养的提升、以及社会制度等多方同步完善。

著录项

  • 作者

    吴保顺;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外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恩来;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网络公共领域; 政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