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消除语言歧视问题
【6h】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消除语言歧视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对象、范围

1.2研究目的、意义

1.3论文的研究方法

1.4语料说明

第二章语言歧视现象的研究现状

2.1语言歧视研究的简要回顾

2.2语言歧视的界定

2.2.1西方“政治正确”的提出

2.2.2“政治正确”的概念界定

2.2.3语言歧视现象之我见

第三章语言歧视现象的表现

3.1对女性语言歧视的表现

3.1.1词汇方面

3.1.2文字方面

3.2对残疾人的语言歧视表现

3.3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语言歧视表现

3.4对少数民族语言歧视的表现

3.4.1词汇方面

3.4.2文字方面

第四章语言歧视现象的表现特征

4.1语言歧视的对象多是弱势群体

4.2传统语言歧视领域呈现稳定或者消退的态势,同时又出现了新兴的语言歧视领域

4.3语言歧视现象在语言各大要素的表现上具有不平衡性

4.4语言歧视现象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相对性

4.5语言歧视现象具有民族性

第五章语言歧视现象形成的原因

5.1文化原因

5.2个人原因

5.3宣传失范

第六章和谐社会构建中消除语言歧视的问题

6.1对和谐的理解

6.2清除语言歧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6.2.1语言歧视与语言失和、社会不和谐的关系

6.2.2消除语言歧视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和作用

6.3消除语言歧视的对策和思考

6.3.1保留

6.3.2更改替换,使用文明语言

6.3.3未雨绸缪,做好语言规划引导

6.3.4其他方面的努力

第七章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构建和谐社会为清除语言歧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又对清除语言歧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歧视现象主要是指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不合理、不人道的区别对待。当今社会中存在着很多针对弱势群体的语言歧视现象,是语言不和谐的表现之一,这些语言歧视排斥、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利于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抵制语言歧视现象,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语言支撑作用。
   本文以对女性、少数族裔、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语言歧视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这四个领域的语言歧视特征并得出语言歧视的整体特点、态势等。运用萨丕尔(Edward Sapir)和本杰明·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提出语言影响思维的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了清除语言歧视的意义,并借鉴政治正确理论探讨了清除语言歧视的策略问题。
   本文分为绪论、语言歧视现象的现状研究、语言歧视现象的表现、语言歧视现象的表现特征、语言歧视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谐社会构建中消除语言歧视的问题、和小结共七个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