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民社会视角下我国行政腐败治理研究
【6h】

公民社会视角下我国行政腐败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意义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当前我国行政腐败的理论透析

1.1行政腐败的界定

1.2行政腐败的成因分析

1.2.1权力本身蕴含腐败的可能

1.2.2强国家弱公民社会的失衡

1.2.3公民政治参与的不足

1.2.4国家和政府功能的膨胀

1.3行政腐败危害的剖析

1.3.1危害社会和政治稳定

1.3.2降低政府的管理效能

1.3.3浪费社会资源践踏法纪观念

第二章 公民社会制约行政腐败的基础剖析

2.1理论基础

2.1.1人民主权论

2.1.2公民社会理论

2.2权力制约权力的不足之处

2.2.1局限于国家政治生活内部

2.2.2制约过于刚性化

2.2.3对人民的权力重视不够

2.3公民社会制约行政权力的特点优势

2.3.1主体的广泛性

2.3.2信息的公开性

2.3.3形式的灵活性

第三章 公民社会制约行政腐败的效用分析

3.1公民社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限制政府腐败机会

3.1.1提出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

3.1.2保证公众参与公共管理

3.1.3强化公众的监督地位

3.2公民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缩小政府腐败空间

3.2.1转移政府的部分职能

3.2.2减少政府行政权力

3.2.3遏制政府寻租行为

3.3公民社会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

3.3.1加强政府与公众的对话

3.3.2推动行政的民主化

3.3.3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协作

第四章 公民社会制约行政腐败的环境评估

4.1政治环境的改善

4.1.1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腐败治理工作

4.1.2政治文明的提出及建设

4.1.3责任政府的构建

4.2公民社会的壮大

4.2.1非营利组织的大规模兴起

4.2.2公民社会开始影响公共政策

4.2.3公民社会开始提供公共产品

第五章 公民社会制约行政权力有效实现的路径

5.1构建公民社会的自治体系

5.1.1树立权力有限的法治理念

5.1.2以宪法界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分野

5.1.3培育公民社会组织提高社会自治能力

5.2建立参与型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5.2.1构建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

5.2.2建立完善的公共决策听证制度

5.2.3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5.3塑造具有独立地位的公共舆论媒体

5.3.1加强舆论监督立法

5.3.2确立舆论监督程序

5.3.3健全舆论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行政权力是国家的权力构成中负责执行权力机关的意志、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一种支配力。行政权力作为一种公权力,其的来源在于公民权利,其运用的目的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然而行政权力在运作过程中极易发生腐败,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从行政权力腐败这一现实出发,对行政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行政腐败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为社会力量制约行政权力提供了逻辑起点,委托代理理论和人民主权学说则为社会力量制约行政权力提供了理论支持;公民社会以其对政府权力的限权和分权作用,并以其制约主体的广泛性、制约形式的灵活性体现其对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价值,本文还阐述了我国政治环境的改善、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的实际,论证了公民社会力量参与行政腐败治理的可行性。
   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本文提出了行政权力社会制约有效实现的路径,认为应当致力于构建公民社会的自治体系,建立参与型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并塑造具有独立地位的公共舆论媒体,这样,公民社会力量才能有效实现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有效治理行政腐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