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菥蓂总黄酮提取工艺、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及其含量分析
【6h】

菥蓂总黄酮提取工艺、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及其含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概述

1.2.1 菥蓂概述

1.2.2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2.3 大孔树脂概述

1.2.4 自由基概述

1.2.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菥蓂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溶剂提取菥蓂总黄酮

2.2.2 标准曲线绘制

2.2.3 精密度试验

2.2.4 稳定性试验

2.2.5 重现性试验

2.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7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2.2.8 单因素实验

2.2.9 正交实验

2.2.10 验证实验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3.2 正交实验结果

2.3.3 验证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菥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样品的制备

3.2 各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3.2.1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3.2.2 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2.3 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2.4 对Fe3+还原能力的测定

3.2.5 抑制油脂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3.2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3.3 还原Fe3+的能力

3.3.4 抑制油脂氧化的能力

3.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菥蓂提取物体内抗炎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受试药及其对照药品的配置

4.2 试验方法

4.2.1 各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试验

4.2.2 各部位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的抑制试验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各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4.3.2 各部位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的抑制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效活性位的单体分离、结构确定及其含量测定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仪器与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Ⅵ和Ⅶ分析、分离结果

5.2.2 单体结构确定

5.2.3 异牡荆素在各部位中的峰归属

5.2.4 异牡荆素的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5.2.5 异牡荆素在各部位中的含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异牡荆素相关图谱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菥蓂(Thlaspi arvense Linn),又被称为大荠、遏蓝菜,是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科菥萁的全草,可食用的山野草。民间记载,菥荬具有清肝、明目、利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肾炎和子宫内膜炎。
   为了优化菥莫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全面研究其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筛选活性部位,本研究选取菥蓂全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提醇沉、有机物萃取、大孔树脂吸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等一系列纯化手段,得到8种不同部位样品,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单体分离和含量测定。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菥蓂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通过单因素实验(加热套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正交实验来确定索氏提取菥蓂总黄酮的最佳工艺。20 g菥荬全草,料液比为1:13,180℃下,50%乙醇索氏提取回流2.5 h,为最佳提取条件,总黄酮提取量平均可达89.05 mg。其中,因素影响顺序为加热套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
   2.抗氧化活性研究
   以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通过考查八种不同部位的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还原Fe3+的能力、抑制油脂氧化的能力,来评价菥蓂水提物不同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8种不同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差异明显,可以确定菥蓂中存在抗氧化活性成分。其中,水层部位(Ⅳ)抗氧化能力最弱,D101大孔树脂分离的30%乙醇洗脱部位(Ⅶ)和乙酸乙酯萃取层部位(Ⅱ)抗氧化能力强,但弱于Vc。说明萃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等步骤富集了更多的抗氧化成分。
   3.抗炎活性研究
   以花红片和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试验进行了抗炎活性部位追踪。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层部位(Ⅱ)、正丁醇萃取部位(Ⅲ)、70%乙醇洗脱部位(Ⅸ)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抗炎作用;其余各部位(Ⅳ、Ⅴ、Ⅵ、Ⅶ、Ⅷ)与空白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中,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实验中,大孔树脂分离的30%乙醇洗脱部位(Ⅶ)抑制率为81.55%,与花红片(抑制率:49.51%)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炎能力显著。
   4.单体分离及其含量测定
   通过HPLC对大孔树脂10%乙醇洗脱部位(Ⅵ)、大孔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Ⅶ)进行分析和单体分离,并采用波谱分析手段对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分离出的单体为异牡荆素。异牡荆素标准品梯度进样后,得出异牡荆素的进样量X(μg)与峰积面积Y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7.7×105X-1.4×105,R2=0.9999,表明在0.32~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根据回归方程,得出异牡荆素在Ⅰ、Ⅲ、Ⅵ、Ⅶ中的含量分别为0.280%、0.259%.44.059%、6.98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