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楚辞》注本序跋研究
【6h】

清代《楚辞》注本序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清代《楚辞》注本序跋研究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序跋与《楚辞》注本序跋

第一节 序跋与注本序跋

第二节 《楚辞》注本序跋

第二章 清代《楚辞》注本序跋的史料价值

第一节 关于注本作者的史料

第二节 关于注本的史料

第三章 清代《楚辞》注本序跋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对屈原的批评

第二节 对“拟骚”的批评

第三节 对《楚辞》注本的批评

第四节 他序对于本注批评的特点

第四章 清代《楚辞》注本序跋的阐释学

第一节 序跋中的基本阐释学原理

第二节 序跋中《楚辞》阐释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清代是楚辞学史上的总结期,清人对《楚辞》的研究几乎涉及了传统学术的各个领域。清代《楚辞》注本数量之多、成就之高,远非前代可比。清代良好的学术环境为楚辞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楚辞》注本中序跋的学术价值进一步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文献、文学批评、文学阐释三个方面。
  清代《楚辞》注本序跋为其母体注本提供的丰富的文献,根据序跋提供的文献可以对注本的整体思想和核心观念有初步的了解。而注本序跋所记载的文献,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和学术背景史料的一种有效补充,有些甚至是对注本作者记载的唯一史料。清代《楚辞》注本序跋在总结“楚辞”学术流变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对前代注本的文学批评。根据同一时期多数注家对同一注本的批评,可以考见这一时期“楚辞学”的基本面貌。而序跋对于屈原和《楚辞》以及“拟骚”的批评,反映了清代《楚辞》的接受情况。根据他序、他跋对注本的批评,可以研究注本文学批评的特点。清代《楚辞》注本序跋对传统阐释学三大理论的完善和阐释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了中国古代阐释学的成熟。从清代《楚辞》阐释的特点来看,科学性和实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文学阐释和经学阐释走向合流。
  从清代《楚辞》注本序跋的角度来看清代楚辞学,可以对清代的“楚辞学”在中国楚辞学史上的地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以看出清代《楚辞》研究对学术融合的促进作用,也可以对清代学术的基本面貌和清人治学的态度、方法有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出清代楚辞学繁荣与清代学术环境的的深层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