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研究
【6h】

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相关理论及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内文献综述

2.1.2 国外文献综述

2.2.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理论

2.2.1 资源禀赋理论

2.2.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3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理论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合作现状

3.1 中国与东盟油气贸易状况

3.1.1 中国与东盟石油贸易

3.1.2 中国与东盟天然气贸易

3.2.中国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现状

3.2.1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油气资源合作开发

3.2.2.中国与缅甸合作开发油气资源

3.2.3 中国与东盟其他国家油气资源合作开发

3.3 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的基础

3.3.1 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的政治基础

3.3.2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促进了双方合作

3.3.3 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合作有地缘优势

3.3.4 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与技术上的互补性较强

3.4 中国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方式

3.4.1 工程承包总方式

3.4.2 国际战略联盟方式

第四章 中国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存在问题

4.1 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物质技术方面的制约

4.1.1 缺乏技术设备与技术人才

4.1.2 资金不足

4.2 南海争端及影响

4.3 基础设施不完善

4.4 合作开发方式单一

4.5 合作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

4.6 政治互信程度不够

4.7 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

第五章 促进中国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建议

5.1 加大油气资源合作勘探领域合作

5.1.1 加强技术合作

5.1.2 加强资金合作

5.2 中国应对南海油气资源争端的方略

5.3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力度

5.3.1 优选三大工程,破解马六甲海峡之困

5.3.2 加快四大通道建设

5.4 合作开发方式多样化

5.4.1 风险服务合同模式

5.4.2 联合经营

5.4.3 回购模式(Buy Back)

5.4.4 现代租让制合同

5.5 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5.6 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政治互信

5.7 积极推进完善石油价格定价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经济的起飞离不开油气资源的重要贡献。而现在,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得未来我国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国内的油气资源供不应求,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相当高,我国迫切需要与国外合作,共同开发油气资源,保证油气资源的供给。而东盟地区拥有比较丰富的油气资源,地理位置上与中国毗邻而居,而且中国与东盟都作为发展中国家都有促进经济发展的诉求,双方拥有一定的政治互信,这些都为中国和东盟合作开发油气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国积极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与东盟应该抓住这次契机,促进中国与东盟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更好合作开发油气资源,保证双方能源安全,促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共同发展。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与东盟合作开发油气资源的相关理论以及基础,然后指出了双方油气资源贸易现状、合作开发现状以及合作开发方式,然后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合作开发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还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是南海主权争端,进而也影响了双方的政治互信;再次是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还有合作开发方式较单一;最后,合作开发会引发一些列环境问题,国际油价的起伏波动也有影响。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要加强技术方面的交流与融资合作;共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解决南海争端,加强中国和东盟的政治互信;要完善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合作开发模式;要保护油气田生态环境,最后就是要合作推动完善石油价格定价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