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预后分析及鳞癌中GST-π、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6h】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预后分析及鳞癌中GST-π、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结果

3.1上颌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

3.2上颌窦鳞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

3.3上颌窦鳞癌中GST-л、PCNA表达与预后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第六章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附录

致 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上颌窦恶性肿瘤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研究分子生物学指标GST-π、PCNA对上颌窦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9-1999.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入院的151例初治上颌窦恶性肿瘤病例,包括鳞癌72例,腺癌44例,肉瘤16例,其它病理类型19例;按UICC1997年分期:Ⅱ期7例,Ⅲ期55例,Ⅳ期89例;7例放弃治疗,手术联合放疗66例,单纯手术14例,单纯放疗25例,其它治疗方式者39例.通过生存分析探讨了影响上颌窦恶性肿瘤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上颌窦鳞癌组织中GST-π、PCNA表达水平,比较GST-π和PCNA在上颌窦鳞癌、良性肿瘤、正常粘膜组织中表达的差异;评价GST-π和PCNA在上颌窦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GST-π、PCNA不同表达水平对上颌窦鳞癌预后的影响.所用的统计方法有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秩和检验和单向方差分析.结论:(1)对于上颌窦恶性肿瘤患者,鳞癌、肉瘤较其它病理类型的预后差,肉瘤的预后较鳞癌差;临床分期越高者预后越差;手术联合放疗为最佳治疗方式.(2)对上颌窦鳞癌的研究表明GST-π高表达患者预后差;PC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无关.(3)GST-π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上颌窦鳞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