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心肌缺血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6h】

急性心肌缺血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资助

第1章前言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实验研究

2.2应用研究

2.3图像分析

2.4统计学处理

第3章实验结果

3.1动物实验结果

3.2人体标本实验结果

第4章讨论

4.1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组织中NF-κ B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4.2NF-κ B免疫组化染色法在SCD死后诊断中的应用

4.3 NF-κ B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实用性分析

4.4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小结

参考文献

附 图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急性心肌缺血(AcuteMyocardialIschemia,AMI)是局部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组织灌注不良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病变。近年来,临床心血管研究发现,NF-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与心肌缺血和/或缺血再灌注有密切关系,是心肌应对缺血、缺氧刺激的快速反应蛋白。但是其在早期心肌缺血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尚不清楚,尤其在法医学领域对其研究刚刚起步,本实验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心肌缺血8小时以内NF-κB在缺血区心肌组织的表达规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初步观察NF-κB在人体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检验其实际应用价值,探讨其法医学意义,以期为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猝死的死后诊断提供病理学依据。经过实验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2、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8小时以内)缺血区心肌局部出现NF-κB的阳性表达;而常规HE染色光镜下难以见到典型的心肌缺血改变。3、可疑心肌梗死者(冠心病猝死)、青壮年猝死综合征部分死者心肌细胞内NF-κB的阳性表达提示该类死者生前曾发生心肌早期缺血,故SMDS部分属心性猝死范畴。4、NF-κB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可以为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有望成为一项有意义的早期心肌缺血诊断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