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腰子豆植物血球凝集素的纯化、鉴定与药效研究初探
【6h】

红腰子豆植物血球凝集素的纯化、鉴定与药效研究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词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的目标是从红腰子豆素纯化出高的淋巴细胞转化活性和低的红细胞凝集活性的PHA有效组分,并对纯化的PHA有效组分进行鉴定和药效研究,为红腰子豆PHA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PHA粗粉以有机溶剂抽提获得,并用阴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PHA粗粉以pH8.0的20mmol/LTris-Cl缓冲液溶解后通过DEAE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柱上样。层析柱以pH8.0的20mmol/LTris-Cl和20mmol/LTris-Cl+50mmol/LNaCl的缓冲液进行淋洗,随后PHA有效组分用pH8.0的20mmol/LTris-Cl+90mmol/LNaCl缓冲液洗脱。随后对纯化的PHA有效组分进行鉴定。以还原性SDS-PAGE确定PHA的有效组分分子量为34.7KD。N端测序结果经分析表明PHA有效组分的N端序列与数据库中的PHA-L序列一致。而SephacrylS-200分子筛层析分析结果证明在90mmol/LNaCl的溶液浓度下,PHA有效组分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硫酸-蒽酮法检测结果确定PHA有效组分含糖百分比为12.8%,将肽质量指纹谱结果与公布的PHA-L糖肽序列比对,发现PHA有效组分含有三个不同的糖基序列。以淋巴细胞转化活性为指标检测了纯化的PHA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细胞活性检测结果表明PHA有效组分的水剂和冻干剂均适合红腰子豆素长期保存,冷藏、冷冻条件下均十分稳定。 在纯化和鉴定的基础上,将纯化的PHA有效组分命名为红腰子豆素。随后进行了红腰子豆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药效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腹腔注射红腰子豆素,0.05mg/只/天,连续注射15天,检测结果表明红腰子豆素显著增加了自身免疫抑制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 在化疗致骨髓抑制小鼠的药效研究中,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组(0.1mg、0.05mg、0.025mg),尾静脉注射红腰子豆素,每三日注射一次,共注射三次。于第三次注射后第2天检测小鼠外周血指标,第6天检测骨髓有核细胞数。检测结果表明红腰子豆素同样能增加化疗致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的外周血细胞组分和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 为分析红腰子豆素的免疫原性,按高、中、低三个剂量组(0.1mg、0.02mg、0.004mg)对小鼠进行免疫,两周后加强注射一次,第14天对免疫小鼠及红腰子豆素注射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和骨髓抑制小鼠的血清进行抗体滴度检测。检测结果揭示红腰子豆素能通过腹腔/静脉途径能诱导产生抗体,且抗体效价与抗原剂量呈依赖关系。但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和骨髓抑制小鼠均未检测到抗体。 以上结果展示了红腰子豆素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