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糖耐量者的纵向研究
【6h】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糖耐量者的纵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第2章研究目的

第3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4章实验结果

第5章讨论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表及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通过追踪T2DM一级亲属不同糖耐量者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以了解它们在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共有119例受试者进入本研究,入组时年龄在35-70岁之间,其中NGT无家族史者(记为NGT(无)组),31人;NGT有家族史者(记为NGT(有)组),24人;IGT无家族史者(记为IGT(无)组),35人;IGT有家族史者(记为IGT(有)组),29人。平均追踪3.37±0.8年,共22人进展至糖尿病,其中NGT组1人,IGT组21人;共9人进展至IGT,其中NGT(无)组5人,NGT(有)组4人。DM诊断及分型根据1999年WHO标准。基线年龄在35-70岁之间;无应激及急性代谢紊乱综合征;无肝、肾功能损害及胃肠吸收功能不良;不合并其它影响糖代谢的疾病如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Cushing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研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所有受试者询问病史并体检,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腰围、WHR、血压等指标。 2.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检查: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82.5克含一分子水的葡萄糖粉溶于3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自喝第一口葡萄糖起记时,于0、30、60、120分钟静脉取血测血糖、特异性胰岛素,并同时测定血脂(CHOL、TG、LDL-C)。以葡萄糖刺激后30分钟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反映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I30/△G30=(I30-I0)/(G30-G0)。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选用Cederholm的ISI):SIM=MCR/LogMI[注:MCR=M/MG;MG=(G0+G30+G60+G120)/4;I=(I0+I30+I60+I120)/4;M=75000/120+(G0-G120)×1.15×180×0.19×体重/120]。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①在OGTT后至少1天进行试验。②蝶形留置针插入一侧肘正中静脉,生理盐水慢滴维持管道通畅。③在另一手臂,用葡萄糖25克(50%葡萄糖50ml)在2分钟内快速静脉注射,从注射葡萄糖开始记时,分别在0、3、4、5分钟共4点从留置针取血测血糖、特异性胰岛素。以葡萄糖刺激后急性胰岛素反应(AIR3-5)表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AIR3-5=(SI3MIN+SI4MIN+SI5MIN)/3-SI0MIN。 标本检测方法:静脉血浆葡萄糖、血脂标本即刻送检,胰岛素标本离心得血清后,置于-300℃冰箱保存,定期统一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应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清特异性胰岛素检测应用Auto-DELFIA全自动免疫检测仪、时间分辨性-荧光免疫法(RT-FIA)检测;血清应用RIA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检测。 实验结果: 一、糖尿病发病率在追踪期间有22名受试者进展为糖尿病,追踪时间3.37±0.85年(均数±标准差)。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18.49%,NGT组为1.9%,IGT组为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17.035,P=0.000);其中NGT(无)组为0,NGT(有)组为4.1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卡方值1.373,P=0.426);IGT(有)组为41.4%,IGT(无)组为2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卡方值5.399,P=0.02)。IGT组的糖尿病人年发病率为9.7/100人年,其中IGT(有)组为12.3/100人年,IGT(无)组为7.6/100人年;NGT组为0.5/100人年,NGT(有)组为1.2/100人年。 二、根据基线糖耐量情况及有无家族史分组结果: 1.一般资料追踪期间,NGT(无)组的体重、BMI、腰臀比均稍有增加,但是改变无统计学意义;NGT(有)组的体重、BMI、腰臀比均稍有下降,改变也无统计学意义。IGT(有)和IGT(无)组的BMI、腰围、腰臀比等指标也无明显变化。 2.胰岛β细胞功能: (1)AIR3-5:NGT(有)组与NGT(无)组的AIR3-5在基线水平已有明显不同,NGT(有)组低于NGT(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追踪期间,NGT(有)组与NGT(无)组的AIR3-5均无明显改变,两组的变化相当(P=0.4)。追踪后两组间AIR3-5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3)。 (2)△I30/△G30:NGT(有)组和NGT(无)组的△I30/△G30在基线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追踪期间,NGT(有)组和NGT(无)组的△I30/△G30均稍有升高,两组的变化相当(P=0.17),各组的△I30/△G30本次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次两组间△I30/△G30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3.胰岛素敏感性SIM:NGT(有)组和NGT(无)组间基线SI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追踪期间,NGT(有)组和NGT(无)组的SIM值均降低,但是NGT(无)组的降低幅度较大(-8.28L2/mmol*mU),本次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NGT(有)组本次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本次两组间SI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按照追踪期间糖耐量有无恶化分组结果: 1.一般资料追踪期间,进展(NGT)组和无进展(NGT)组的体重、腰围、腰臀比、BMI均无明显变化;进展(IGT)组以及无进展(IGT)组的体重、腰围、腰臀比、BMI也无明显变化。 2.胰岛β细胞功能: (1)AIR3-5:进展(NGT)组与无进展(NGT)组间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追踪期间,进展(NGT)组AIR3-5增加(+3.87mu/l),本次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进展(NGT)组的AIR3-5降低(-3.81mu/l),本次与基线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两组间本次AIR3-5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2)△I30/△G30:进展(NGT)组和无进展(NGT)组间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追踪期间,进展(NGT)组和无进展(NGT)组的△I30/△G30均有升高,但不显著,两组的变化相当(P=0.274)。本次两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3.胰岛素敏感性SIM:进展(NGT)组和无进展(NGT)组间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追踪期间,进展(NGT)组的SIM明显下降(-11.38L2/mmol*mU),本次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无进展(NGT)组无变化,两组的变化明显不同(P=0.035)。两组本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IGT好转为NGT者一般资料及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本次的体重、BMI、腰围、腰臀比均较基线值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AIR3-5较基线升高(+13.31mu/l),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I30/△G30无变化。本次SIM较基线升高(+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四、回归分析: 1.NGT向IGT的转变过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R3-5、△I30/△G30、SIM三个指标中,仅SIM对NGT向IGT转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回归系数为-0.202,说明随SIM的降低,由NGT转变为IGT的风险增加,0R值为0.817。 2.IGT向DM转变过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R3-5、SIM均被纳入回归方程(P分别为0.023,0.009),回归系数分别为-0.70,-0.331,说明随AIR3-5的降低,IGT向DM转变的风险增加,OR值为0.993;同样,随SIM的降低,IGT转变为DM的风险也明显增加,OR值为0.718。另外,分析显示,有无家族史对本组发病也有显著影响(P=0.027),回归系数为1.808,OR值为6.095,说明有家族史的IGT者其糖尿病发病风险为无家族史IGT者的6.095倍。 小结 1.本研究结果显示在T2DM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2.本组人群由NGT向IGT进展过程中,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而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不明显,提示由NGT向IGT的进展过程中,胰岛素抵抗起主要作用,当胰岛素抵抗加重至胰岛β细胞功能不能充分代偿时,则出现糖耐量的恶化。 3.本组人群由IGT向T2DM的进展中,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同时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也明显降低,提示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在IGT至T2DM的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4.T2DM一级亲属NGT者和IGT者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出现更早,进展更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