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旅馆的演变及发展——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为例
【6h】

家庭旅馆的演变及发展——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表格目录、插图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研究综述

第三章研究设计

第四章西递家庭旅馆的发展及原因探析

第五章世界文化遗产地家庭旅馆的作用和意义探讨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西递游客调查问卷

论文原创性声明

后记

展开▼

摘要

家庭旅馆是指居民利用自家房屋多余的房间,提供给游客食宿服务的一种小型旅馆。我国家庭旅馆的出现,是在大众旅游兴起的背景下,旅游接待设施供不应求的产物。通过国内外对家庭旅馆的相关研究评述发现,国外学者多把家庭旅馆作为企业来研究其管理和发展问题,国内学者对家庭旅馆发展的研究则集中于其出现的背景、发展的可行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很少有学者对旅游地家庭旅馆的总体形成和发展过程及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采用参与观察、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法,了解西递家庭旅馆的现状及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动因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世界文化遗产地家庭旅馆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最后对家庭旅馆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家庭旅馆的发展历程及原因进行探讨,发现:旅游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促进力,游客需求和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则分别是拉力和推力,政府部门的管理起着协调和调节的作用,对遗产地资源的保护和业主个人的投资、管理能力及市场意识等,则是限制家庭旅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世界文化遗产地家庭旅馆的特殊意义——是主客交流的媒介和平台,家庭旅馆提供当地居民和游客互相交流的机会,游客希望在入住家庭旅馆期间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信息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景区内出现的外来人员经营家庭旅馆的现象,称之为家庭旅馆的变异。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及消费水平等影响其对家庭旅馆真实性的感知。与一般景区内外来投资者对当地企业的造成的冲击不同,西递景区内外来人员经营的家庭旅馆和本地人经营的家庭旅馆则和谐相处,二者之间还没有展开激烈的竞争。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有两点:一、提出了世界文化遗产地家庭旅馆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尽管推广性不强,但从学术的角度看,填补了研究空白;二、对家庭旅馆的异化/真实性现象的探讨,是本文的创新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