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历史与权力——1949年以来沙湾的社会与文化变迁
【6h】

空间、历史与权力——1949年以来沙湾的社会与文化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部分导论

一、引子: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人类学与社会理论视野中的空间问题

三、研究框架:空间、历史与社会的三重辩证

四、调查点概况

第二部分1949年以前沙湾的空间格局

第一章沙田与宗族

第一节沙田:不断扩展的生产空间

第二节沙湾的宗族与沙田

第二章居所与聚落

第一节“家”:文明的居住空间

第二节“寮”:贫困的居住空间

第三章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

第一节祠堂:公共空间的核心

第二节衍生的公共空间

第三节疍民及社

第三部分(第四章)空间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79)

第一节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第二节家庭空间的改造

第三节公共空间的塑造

第四部分现代城镇空间的塑造

第五章农民的终结

第一节进入社区与村落概况

第二节征地运动

第三节从农民到居民的转变

第六章家居空间的延续与变迁

第一节家居空间的延续与变化

第二节居住在城市边缘

第七章公共空间的转变

第一节传统公共空间的复兴

第二节公共空间的产业化

第五部分结论:空间、历史与权力

参考文献

附件

发表论文(一)

发表论文(二)

发表论文(三)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被动城市化群体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学者关注。本文试图将人类学的研究路径与当代社会理论相结合,采取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为个案,描述和分析1949年以来伴随政治一经济过程当地社会所发生的空间格局的变迁,以及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权力机制和内在矛盾。 本文的民族志部分以历史为线索,分别描写了1949年以前沙湾的空间格局、1949-1979年空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城镇空间的塑造。在1949年以后,生产空间、家居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城市化过程。 作者认为,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所谓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不是普遍必然的,而是特定的社会转型条件下的产物,它需要从空间、历史和权力三个方面来进行把握。空间格局的中心与边缘、历史意识的延续与断裂,以及总体化权力与空间碎片化趋势之间的变动关系共同造就了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中的诸种矛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