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8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局部胆管炎症改变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6h】

38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局部胆管炎症改变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背景

第2章临床资料与方法

第3章结果

第4章讨论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情复杂,结石易残留,易反复发作,再手术率高。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其发病的原因,改进和完善治疗方法,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CT及B超等影像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当前对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已经能做出准确的手术前诊断和结石在肝脏中的定位,对肝脏的伴同改变亦能达到清楚的认识。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模式,当前趋向是症状趋于轻型化,范围趋于局限化,病程趋于早期化。同时,随着电子胆道镜等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治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应用术中和(或)术后电子胆道镜对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含石肝段胆管存在着粘膜充血,溃疡,化脓等炎症表现,而非含石肝段胆管则完全正常。这种炎症改变与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症在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有诸多不同。为在临床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与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症相区别,提出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的局部胆管炎症改变的概念。有证据表明,局部胆管炎症改变是肝内胆管结石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临床上能在早期及时治疗和根除局部胆管炎症,则必将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局部胆管炎症改变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局部胆管炎症改变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及其对临床诊疗的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0月间3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28.94﹪),女性27例(71.05﹪)。术中或术后胆道镜检查证实胆管粘膜存在充血,或出血,或脓性渗出,或溃疡,或狭窄。为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并发局部胆管炎症临床表现的特点,将同期入院的38例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诊断均经临床及B超等检查证实。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以探讨局部胆管炎症的临床特点。收集以下资料:一般资料,年龄,病史,临床表现,手术前后肝功能,胆红素水平等。 二:整理38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局部胆管炎病例的病理资料。38例病例均采用PENTAX ECN-1530电子胆道镜直视下观察肝内胆管,其中,在典型改变病例作局部活检者6例,行肝叶切除得到肝组织病理标本者18例。全部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OLYMPUS CHK显微镜下观察并摄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整理归类分型。 统计软件采用SAS8.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或P<0.01则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肝内胆管结石并局部胆管炎症组与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症组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 肝内胆管结石并局部胆管炎症改变组与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症组临床症状有明显差别。局部胆管炎症组右上腹痛及黄疸者比例均低于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症组。(P<0.05)围手术期AST,ALT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及直接胆红素水平,局部胆管炎症组低于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症组。(P<0.05)3 病理分期:根据电子胆道镜直视下观察及显微镜下对肝胆管结石胆管标本的观察,将肝内胆管结石并局部胆管炎症改变分为三期。1期:局部胆管炎症限于粘膜层。治疗以胆总管探查,术后电子胆道镜检查为主。2期:局部胆管炎症改变浸润至胆管壁,引起轻度胆管狭窄。临床表现多样。各种治疗方式都有应用。3期:局部胆管炎症改变引起肝内胆管的中重度狭窄及肝组织纤维化性改变。治疗较为困难。以肝叶(段)切除治疗为主。 4 针对各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控制局部胆管炎症后治疗效果优良。残石率4.1﹪。 结论 1、在肝内胆管结石病中,存在局部胆管炎症改变。肝内胆管结石并局部胆管炎症组右上腹痛及黄疸者比例均低于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症组。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下降较明显。 2、肝内胆管结石局部炎症表现在病理学上表现为不同阶段的改变;结合电子胆道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可分为三期,各期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有差别。 3、局部胆管炎症与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和复发有密切关系,如果能控制局部胆管炎症,在其限于黏膜层时(1期)治愈炎症,避免胆管炎进一步发展到2期和3期,引起胆管狭窄,则可能预防肝内胆管结石的复发,从而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