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3例肝内胆管结石肝组织病理改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6h】

43例肝内胆管结石肝组织病理改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词表 Abberviation

声明

第1章引言

第2章临床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2.2临床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3病理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4统计学处理

第3章结果

3.1肝内胆管结石组和非肝内胆管结石组的病理学镜下结果

3.2肝内胆管结石组中各型胆管炎病理分型的比较

3.3肝内胆管结石组中肝组织受损程度各期的比较

3.4 43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血清胆红素与转氨酶之间的比较

第4章讨论

4.1胆道炎症是肝内胆管结石发生和复发的主要因素

4.2胆管壁内外腺明显增生改变是胆管炎的表现,更可作为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评价指标

4.3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病理特点和临床检验分析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为预防和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6-3~2008-10我院通过手术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的肝组织标本43例和同期无肝内胆管结石的肝组织标本10例,比较两组标本病理改变上的不同;将肝内胆管结石组根掘胆管炎症分期,比较炎症各期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程长短及胆管病理改变上的不同;将肝内胆管结石组根据肝组织损害程度分组,比较各组在病程长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受损及病理改变的不同。 结果:43例肝内胆管结石肝组织标本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胆管炎改变,10例非肝内胆管结石病例均无胆管炎症改变。急性胆管炎(9例)的平均病程10.76个月,慢性胆管炎(34例)平均病程为93.22个月,两型病程相比较:急性、慢性P=0.0001(P<0.05);急性胆管炎的平均AST水平为70.78±46.96U/L,慢性胆管炎的平均AST水平为86.35±118.33U/L,两型AST比较P>0.05;急性胆管炎的平均ALT水平为80.89±56.75U/L,慢性胆管炎的平均ALT水平为100.32±137.91U/L,两型ALT比较P>0.05;急性胆管炎导致管壁腺体破坏为主,慢性胆管炎导致管壁腺体的增生、纤维化修复为主;两型炎症对肝组织造成的损伤程度没有明显差别(P>0.05):肝组织受损分期:Ⅰ期(炎性浸润期)16例,Ⅱ期(纤维增生期)23例,Ⅲ期(肝细胞变性、坏死期)4例,各分期平均AST水平:Ⅰ期64.88±58.13U/L,Ⅱ期92.43±126.98U/L,Ⅲ期107.50±146.26U/L,各期AST两两比较P值均>0.05;各分期平均ALT水平:Ⅰ期72.38±66.37U/L,Ⅱ期107.04±145.30U/L,Ⅲ期129.0±191.27U/L,各期ALT两两比较P值均>0.05;各分期平均病程:Ⅰ期33.11月,Ⅱ期86.63月,Ⅲ期186.00月,各期的病程两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分组:Ⅰ组:胆红素正常组16例,Ⅱ组:隐形黄疸组12例,Ⅲ组:临床黄疸组15例,各分组AST平均值:Ⅰ组24.25±6.75U/L,Ⅱ组51.25±22.12U/L,Ⅲ组171.87±143.66U/L;各分组ALT平均值:Ⅰ组20.81±11.97U/L,Ⅱ组64.25±39.15U/L,Ⅲ组201.53±162.31U/L;各分组AST、ALT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内胆管结石肝组织标本中,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胆管炎改变。胆管的炎症引起胆汁成分的变化和胆管结构的改变(胆管的扩张和狭窄)因而导致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和复发。急性炎症导致管壁腺体破坏为主,慢性炎症导致管壁腺体的增生、纤维化修复为主。胆管壁内外腺体明显增生改变是胆管炎的表现,更可作为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评价指标。急性、慢性胆管炎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改变,但是两型肝功能改变比较无差异。肝组织受损的程度随着病程延长和发作次数增多而加重,病程短肝损害多轻微。肝内胆管结石导致肝组织受损害程度各期与肝功能异常轻重程度改变的不相关,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的变化与胆红素的升高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