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香蕉品种的基因组型鉴定及芭蕉科分子系统学研究
【6h】

中国香蕉品种的基因组型鉴定及芭蕉科分子系统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1.1香蕉研究概况

1.2芭蕉科研究概况

第2章中国不同香蕉品种基因组型的构成研究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3结果和讨论

第3章芭蕉科分子系统学研究

3.1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第4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现代栽培香蕉由两个野生二倍体尖叶蕉(Musa acuminata Colla,A基因组)和长梗蕉(Musa balbisiana CoRa,B基因组)经过种内和种间杂交及多倍化进化而来。根据形态学特征,栽培香蕉可以分为AA、AAA、AB、AAB和ABB等基因组型。在实践中,基因组型的判断常受到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及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应用.PCR-RFLP方法,即利用专一引物对扩增出长度为700bp的ITS序列,然后用RSaI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对我国香蕉种质资源圃收集的香蕉品种的基因组型进行了研究。对216个香蕉品种的分析表明,除IN28外,大多数栽培种的基因组型与原传统方法鉴定结果一致,并确定了一些存在争议的品种。 芭蕉科(Musaceae)属于单子叶植物纲姜目,有3属6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热带地区。地涌金莲属(Musella)为我国特有属。本文基于核基因ITS片段,叶绿体cpDNA三个片段:trnL-F,atpB-rbcL以及rpsl6对芭蕉科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芭蕉属内的分组情况进行探讨。用于研究的芭蕉属样品共有60个,外群5个,对各个片段及联合cpDNA序列排序后用PAUP软件的最大简约法建立系统树。结果显示芭蕉科三属(Ensete、Musa、MuselM)为严格的单系类群,象腿蕉属为早出类群,地涌金莲属和芭蕉属应该为晚出类群。资料显示芭蕉属形成二个自然的分支,但是属内所研究的三个组的物种并没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得到很好的聚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