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水平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6h】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水平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 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结及/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在青壮年,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以每年3%速度增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淋巴瘤起源于免疫细胞和组织,且免疫缺陷状态者淋巴瘤发病风险增加,有关淋巴瘤发病与免疫抑制状态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调节T细胞是近年研究较热门的免疫抑制细胞。有大量研究报道调节T细胞与实体瘤及淋巴瘤之间的关系,但在淋巴瘤方面尚存在争议。外周血调节T细胞的检测技术一直未有统一标准。以往常规应用CD4+CD25+细胞群并不能准确地标记调节T细胞,而FoxP3是目前公认的调节T细胞最特异的标记,最近研究显示细胞表面的CD127表达与胞内FoxP3呈负相关,可用CD4、CD25、CD127联合标记检测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 研究目的: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比较初治淋巴瘤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的差异;比较初治淋巴瘤患者与复发进展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的差异;分析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与常规测定CD4+CD25+细胞群的相关性;分析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6.12至2008.3收治的109例确诊淋巴瘤患者,分为初治淋巴瘤组(102例,其中3例为霍奇金氏淋巴瘤,99例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复发进展淋巴瘤组(7例,全部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正常对照组为31例体检正常的健康成人。各组基本资料详见后。 2.实验步骤: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清晨肝素抗凝全血,采用新鲜标本测定,联合应用PE-Cy5标记的鼠抗人CD25抗体、FITC标记的鼠抗人CD4抗体及PE标记的鼠抗人CD127抗体三色标记,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的Cellquest软件分析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百分比。 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比较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在初治淋巴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及初治淋巴瘤组与复发进展淋巴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与定量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相关检验,其中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Pearson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Spearman检验,双侧P<0.05认为相关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在等级临床资料的不同组间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在定性临床资料不同组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8.0713±1.89873(分布范围:4.83~11.90),正态检验结果呈正态分布;初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11.2948±4.60549(分布范围:1.07~26.09),正态检验结果呈正态分布;复发进展的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20.7914±8.13860(分布范围:5.63~26.51),正态检验结果呈正态分布。 2.淋巴瘤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的差异(采用t检验):t=5.661,双侧P=0.000,95%CI为2.09606~4.35097,提示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比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初治淋巴瘤患者与复发进展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的差异(采用t检验): t=-3.054,双侧P=0.021,95%CI为-17.02809-1.96515,提示复发进展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比初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l27low调节T细胞水平与常规测定外周血CD4+CD25+细胞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相关系数为0.187,P值=0.052,提示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与常规测定CD4+CD25+细胞水平有正相关趋势,但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5.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与血清CD4+/CD8+比值、血清CD3+水平呈负相关,双侧P<0.05,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6.初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提示初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在男性患者中比在女性患者中高,t=2.242,双侧P=0.027,95%CI为0.24157~3.954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有吸烟和/或嗜酒组比在无吸烟和/或嗜酒组高,t=2.155,双侧P=0.034,95%CI为0.16812~4.09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初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与年龄、分期、IPI危险度、B症状、巨大包块、LDH水平、骨髓侵犯、病理亚型、近期疗效、化疗后感染情况、HBV感染、血清VEGF水平等之间无明显相关。在单一亚型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分析结果大致相同。 研究结论: 1.初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较正常人增高,提示淋巴瘤患者体内存在免疫抑制状态,免疫抑制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 2.复发进展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较初治淋巴瘤患者高,提示在肿瘤和化疗因素双重影响下,体内免疫环境更趋紊乱,免疫抑制状态更加严重; 3.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与常规测定CD4+CD25+细胞水平有正相关趋势,但相关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4.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与血清CD4+/CD8+比值呈负相关,提示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与反映体内免疫抑制状态的一些指标相关,结论一致; 5.淋巴瘤患者存在不良嗜好(吸烟和/或嗜酒)者,其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较无不良嗜好者更高,提示其免疫抑制状态更为严重: 6.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T细胞水平与临床分期、巨大包块、LDH水平等临床特点无关,提示调节T细胞水平与淋巴瘤发病后的疾病状态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