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米皮花色苷提取物对血脂异常患者血清FFA、血浆LPL、CETP水平的影响
【6h】

黑米皮花色苷提取物对血脂异常患者血清FFA、血浆LPL、CETP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第1章前言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2实验人群及设计

2.3实验方法及检测指标

2.4统计方法

2.5技术路线

第3章结果

3.1 AREBR的理化组份及含量

3.2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的一般情况

3.3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膳食情况

3.4 AREBR对体格测量指标的影响

3.5 AREBR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3.6 AREBR对血清FFA、血浆LPL、CETP水平的影响

第4章讨论

4.1 AREBR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4.2 AREBR对血清FFA水平的影响

4.3 AREBR对血浆LPL水平的影响

4.4 AREBR对血浆CETP水平的影响

4.5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显著标志,表现为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F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B)水平增加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降低。血脂异常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普遍认为,低HDL-C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肌梗塞显著相关。此外,高空腹血糖和低HDL-C对冠心病具有早期预测作用。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识别血脂异常,并积极进行干预,对于防治AS、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 人体内脂类的代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通过许多物质的参与和转运来完成的,体内FFA、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transfer Protein,CETP)就属于这些重要物质。FFA是机体的主要能量物质,其浓度与能量代谢如脂代谢和糖代谢以及内分泌机能密切相关。血中FFA浓度增加是饥饿的生理反应,但也参与肥胖、高脂血症、AS、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代谢综合征病理进程。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时,体内脂类含量增加,脂肪分解增加,血中FFA含量增加。血浆FFA通过特异性地阻断胰岛素的信号传导通路,在IR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改善其IR并降低血浆FFA水平对血脂异常的治疗至关重要。LPL是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广泛分布于肝外各组织。LPL在调节体内TG和血浆脂蛋白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浆LPL活性降低可引起脂代谢紊乱,且与IR关系密切。研究发现,肝素前LPL的含量与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搞活的正相关,与内脏脂肪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呈负相关。CETP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介导血浆HDL、LDL和VLDL之间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CE)、磷脂(Phospholipid,PHL)和TG的转运,直接关联各种脂蛋白分子的组成、大小和浓度,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中起关键作用;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植物性食品摄取量的增加可降低IR相关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者认为植物性食品的健康促进作用一方面取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合理构成,另外还和其中存在的大量植物化学物质有关。研究表明,黑米花色苷在改善血脂代谢,减少AS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黑米花色苷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动物的血脂水平、抑制AS的发生和发展,还可以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这些研究为花色苷作为一种功能性食物因素提供了生物化学和营养学基础,对预防血脂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尚无将黑米皮花色苷提取物(Anthocyanins-rich Extract of Black Rice,AREBR)用于人群干预的报道。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血脂异常患者,初步了解AREBR对血脂异常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为花色苷在血脂异常患者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目的: 在AREBR的干预下,观察和比较其对血脂异常患者: 1.血脂的影响; 2.血清FFA的影响; 3.血浆LPL和CETP的影响。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和天河区等社区居民中筛选60名血脂异常患者,筛选标准为:(1)年龄在40岁~65岁;(2)符合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所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对于原发性高血脂诊断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或一项以上: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1.70mmol/L;总胆固醇(TC)≥5.2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 剔除标准:(1)因甲状腺功能异常、痛风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脂;(2)患有冠心病、肝肾功能损伤;(3)试验前一个月内曾患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自生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4)排除服用烟酸、口服激素替代疗法等志愿者。 2.分组方法: 将符合筛选条件的血脂异常患者按照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等基本情况相匹配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黑米花色苷组(30例),使用AREBR胶囊进行干预;对照组(30例),使用安慰剂胶囊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12周。 3.检测指标和方法: 3.1体格测量在干预前后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BMI=体重(kg)/身高2(m2),WHR=腰围(cm)/臀围(cm)。 3.2膳食记录和评价在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记录3天饮食情况,“计算机膳食指导服务系统(CDGSS3.0)”分析评价热能、三大营养素摄入量。 3.3血样采集在干预前后分别抽取早晨空腹血10ml,15min内以3000rpm/min左右的转速离心,分离的血清、血浆置-40℃冰箱保存待测。 3.4血脂及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血清TC、TG、LDL-C、HDL-C、apoAI、apoB水平统一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测。TC、TG、LDL-C、HDL-C检测采用酶法,apoAI和apoB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血清FFA检测采用比色法,血浆LPL和CETP检测采用ELISA法。 3.5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x)±SD(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干预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设为0.05。 结果: 1.一般情况和膳食摄入情况干预前后两组间年龄、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干预期间,研究对象无因服用AREBR胶囊和安慰剂胶囊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两组间每日平均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无显著性差异(P>0.05)。 2.AREBR对血脂水平的影响黑米花色苷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米花色苷组,干预后TC、TG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干预前后变化值(后-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oAI、apoB、LDL和HDL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 3.AREBR对血清FFA、血浆LPL、CETP水平的影响黑米花色苷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血清FFA、血浆LPL、CET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米花色苷组,干预后FFA、CETP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黑米花色苷组干预前后LPL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则显著下降(P<0.05)。两组干预前后变化值(后-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AREBR具有降低血清TC、TG水平的作用,提示AREBR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 2.AREBR具有降低血清FFA及血浆CETP水平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