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代觅渡的丰富与痛苦——瞿秋白文艺思想研究
【6h】

时代觅渡的丰富与痛苦——瞿秋白文艺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问题、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从贵族到小卒:古典的现代觅渡

第一节 遭遇革命的古典文艺趣味

第二节 从文艺趣味到革命政治

第三节 革命与大众的文艺

第二章 旁流杂出:变革时代的思想抉择

第一节 传统:古典趣味的转换

第二节“五四”:现代意识的刺激

第三节 俄苏经验:革命意识形态的置入

第三章 我们是谁:以笔为旗的革命规约

第一节 作为语言政治的文腔革命

第二节 政治写作:革命文艺大众化

第三节 重写文学史与革命叙述

第四章 热血与冷铁:文艺与政治的互动实践

第一节“欧化文艺”批判

第二节 政治情态里的文艺论战

第三节 文学交往中的革命与温情

第四节 集体写作:危险与愉悦

第五章 犬耕:现实主义的探索与限制

第一节 基本诉求:新社会视野·现实情怀·大众阶级立场

第二节 思路变迁逻辑:从政治革命到文化革命

第三节 中间物的历史形态: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第四节 困境与意义:从狱中诗文开始的讨论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 记

展开▼

摘要

瞿秋白历经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从古典趣味、儒家文艺思想、“五四”文艺思潮到俄苏式马列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整个变迁历程。以他为个案,既有考察中国文艺思想从古典到现代的变迁的考虑,也有借此回溯延安新文艺传统发展史的设想。因此,讨论瞿秋白文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讨论中国二十世纪文艺思想发展史。把瞿秋白文艺思想置入思想史发展的大语境,关联对实践行动的功利考量,讨论作为瞿秋白革命政治一部分的文艺思想及其内在逻辑冲突,将更有效地体谅和理解瞿秋白文艺思想的时代丰富与历史痛苦。
   从世家望族的贵族书生转变为现代共产主义政治文化革命的小卒,在身份转换的过程中,瞿秋白完成了对传统文化、五四文化和俄苏经验的现代整合,最终生成文艺趣味与现实功利二元绞缠的文艺思想结构。瞿秋白文艺思想在左翼革命政治语境中的现代变革,涵摄“语言政治的文腔革命、政治写作的革命文艺大众化、文学史的革命重写之‘整理’文学史观”三部分的论说。这是对瞿秋白文艺思想的核心观念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
   对瞿秋白文艺思想在实践层面上的讨论,主要涉及他在文艺战线上四部分的革命活动:旨在争夺革命文艺领导权和占领“五四”话语权的“欧化文艺”批判;作为政治情态表现的三次文艺论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批判、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文艺自由论辨);蕴涵着政治策略与日常激情的文学交往活动(如文学翻译论辩、《鲁迅杂感选集》编选、《子夜》的修改和评论等);在苏区对革命文艺活动(如戏剧大众化实践)在政策化制度化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对集体写作制度的系统尝试。
   在文艺与政治的互动实践中,瞿秋白文艺思想与中国现实革命洪流具有不可分割的同构性。它沿着“政治革命--文学革命--文腔革命--语言文字革命--文化革命”的变迁逻辑,逐渐形成革命功利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既包含“文艺新社会的思想视野描述、文艺现实情怀的解释与大众阶级立场的艺术判断”的基本诉求,又蕴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文腔革命论、革命文艺的大众化”的基本内核,更统摄着六项系统的文艺观念--
   文艺本体论:主导工具论,因文学革命而倡革命文学,最终只推崇唯革命甚至直接是以文学为名目的革命行动;
   文艺风格论:以大众化为唯一标准,把处在启蒙需求、消费策略、革命动员三向度上的文艺思考简约为文艺风格通俗化,进而等同于革命动员与宣传;
   文艺批评论:强调文学社会历史批评,以阶级分析法对作品进行世界观的审视,重视阶级立场判断,形成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路;
   文学语言论:提出普通话、真正的白话等文言合一的中国现代汉语发展理想,但抹杀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文学和语言的差别;
   文学史观:认为“五四”后的新文学传统需要下猛烈的泻药,必须实行无产阶级的“五四”,强调争夺文学史写作和革命文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进而配合现实政治使命;
   文化论:引进高尔基的“两个真实论”,将文化进程等同于现实政权更替,认为汉字拉丁化才是中国文化彻底革命的金光大道,主张文化激进。尽管这与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养积累极为矛盾。
   因此,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基本形态是现代革命与唯美趣味的二元,其历史限制包含着“身份认同、精神皈依、现实主义理论探索”的三重困境。尽管如此,瞿秋白在文艺思想上并没有单一地选择走古典化(名士化)或欧化(绅士化)的道路,也没有盲目选择完全俄化,而是试图探索走彻底革命的第三条道路--革命文艺的大众化。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瞿秋白文艺思想没有获得充分实践和系统总结。但是,作为中国现代左翼文学批评史上独特的理论中介与思想觅渡者,瞿秋白的努力和局限为现代新文学传统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经验参照,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文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试图独立思考的一个时代典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