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基础研究
【6h】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人际关系和谐概述

1.1 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和谐

1.2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实证分析

1.2.1 人际关系的整体和谐及其保障因素分析

1.2.2 入际关系的局部失谐及其诱发因素分析

1.2.3 结论:道德是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

1.3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基础

1.3.1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道德基础的内涵

1.3.2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道德基础的特征

1.3.3 社会主义道德对于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2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道德基础

2.1 人际关系和谐道德基础的核心

2.1.1 为人民服务:人际关系和谐道德基础的核心

2.1.2 在不同层面实践为人民服务

2.2 人际关系和谐所遵循的道德原则

2.2.1 坚持集体主义的交往伦理原则

2.2.2 倡导人道主义的交往伦理原则

2.3 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要求

2.3.1 家庭生活领域人际关系和谐豹道德要求

2.3.2 职业生活领域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要求

2.3.3 公共生活领域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要求

3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个体道德基础

3.1 道德认识与人际关系和谐

3.2 道德意志与人际关系和谐

3.3 交往行为与人际关系和谐

3.4 道德品质与人际关系和谐

4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诣的道德调控

4.1 道德教育与人际关系和谐

4.2 道德评价与人际关系和谐

4.3 道德赏罚与人际关系和谐

4.4 道德管理与人际关系和谐

5 加强道德建设,实现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5.1 丰富人际关系道德的内容

5.2 强化人际关系道德的他律体系

5.3 完善人际关系道德的自律体系

5.4 抓好重点群体的人际关系道德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当代中国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人际关系和谐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指出要构建“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和谐人际关系。这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对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视以及建设人际关系和谐的决心,实现人际关系和谐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选择。人际关系和谐本身具有浓厚的道德属性,道德在人际关系和谐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基础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章从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理论出发,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总体和谐及保障因素、局部失谐及诱发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道德是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基础。最后从社会道德、个体道德、道德调控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道德基础的具体内涵。
   第二章从社会道德方面入手,首先揭示了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昀道德基础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接着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人道主义道德原则,最后重点阐述了实现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在家庭生活领域、职业生活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
   第三章从个体道德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个体道德认识、道德意志、交往行为、道德品质对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以及他们发生作用的实现方式。
   第四章从道德调控机制方面入手,分别论述了道德教育机制、道德评价机制、道德赏罚机制、道德管理机制在实现人际关系和谐中的作用及发生作用的路径。
   第五章在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基础进行充分阐释之后,为加强道德建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当前的道德建设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以公务员、青少年等重点领域的人际关系为重点,不断丰富人际道德的内容,强化道德他律体系和道德自律体系的建设,以此来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个体的道德境界,规范人们的交往行为,努力实现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