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桐城桂林方氏家族及其诗歌研究
【6h】

明清桐城桂林方氏家族及其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 论文选题意义及写作思路

二、 当前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桐城桂林方氏家族概况

第一节 桐城桂林方氏溯源与得名

第二节 方氏家族前六世概况

一、 方德益:方氏家族的开创者

二、五世方法:方氏家族的精神象征

三、 六世方懋:孝义传家、厉学训子

第二章 明代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的兴盛

第一节 明代方氏家族仕宦情况及其诗歌创作

一、 方佑:“铁面御史”及其诗歌

二、 方向:“方给事,真男子”

三、 方向的诗歌:仕途坎壤、内心苦楚的写照

四、 方克:“方西川,直臣者”

五、 方大任:“为国击奸、不敢容默”

第二节 著名学者方学渐:布衣振风教

一、 方学渐父祖三代简述

二、 方学渐生平及著述

三、 方学渐兄弟友爱、修谱建祠

四、 方学渐与桐城学风的昌盛

第三节 方大镇生平简述

第四节 方孔炤生平简述

第三章 方以智: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

第一节 方以智与桐城泽社考论

一、 泽社的名称、成立时间及成员

二、 泽社的性质及与中江社之关系

三、 泽社持续的时间及其文学活动

第二节 方以智“主盟复社”考辨

第三节 方以智诗学思想浅论

一、 诗歌创作论:“以中边言诗”

二、 对古典诗学理论的尊奉与突破

三、 诗歌风格论:奇与平

四、 对明代诗坛拟古风气的批判

五、 诗歌鉴赏论

第四节 明末方以智与阮大铖两大家族交往考述

一、 方、阮两家之交往

二、 方以智与阮大铖初次交恶

三、 《留都防乱公揭》写作实情

四、 方以智并未‘‘主谋”

五、 方孔炤系狱,阮大铖“尤忮害之”

六、 方、阮之恩怨因明亡而终

第五节 方以智后嗣情况简述

第六节 方以智弟方其义生平简述

第四章 “方氏三节”及家族其他女性诗人

第一节 方孟式生平及诗歌创作

一、 方孟式:丈夫殉国己殉节

二、 方孟式诗歌创作简论

第二节 方维仪生平及诗歌创作

一、 方维仪身世简述

二、 方维仪诗歌探析:守节者的孤苦悲吟

三、 方维则生平及诗歌创作简述

第三节 方氏家族其他女性诗人简述

第五章 明清易代之际桂林方氏家族的选择

第一节 隐居山林、哀思故国

一、 方中发、方孔时等人归隐山林

二、 方思、方文的遗民情结

第二节 方授:积极参与抗清斗争

一、 方授先祖简述

二、 方授参与抗清斗争

第三节 方以智遁入佛门

第四节 方拱乾父子出仕清朝

第六章 方氏家族所遭受的两次流放

第一节 顺治丁酉江南科场案与方氏家族的命运

第二节 《南山集》案及其对方氏家族的打击

第三节 方拱乾流放生活及其心态:坐被浮名误

第七章 方苞:方氏家族清代中兴的重要人物

第一节 方苞一支简述

一、 方苞曾祖、祖父及父母简述

二、 方苞兄弟情深

第二节 方苞受学于其兄方舟

第三节 方苞之诗歌创作探析

一、 方苞之“绝意不为诗”

二、 方苞之诗歌见解

三、 方苞之诗歌简析

第八章 “方氏三诗人”研究

第一节 方文及其诗歌

一、 方文生平及其遗民心态

二、 方文诗歌“鑫山体”浅论

第二节 方世举诗歌创作

一、 方世举其人其诗

二、 方世举《感旧诗》探析

三、 方世举与方苞、方观承之诗歌倡和

第三节 方贞观诗歌创作

一、 方贞观其人其诗

二、 方贞观前期诗歌分析

三、 方贞观“流放诗”解读

第九章 方氏“一门三总督”及其诗歌简析

第一节 方观承祖父方登峄其人其诗

一、 方登峄流放卜魁的生活写照

二、 《葆素斋今乐府》:卜魁风土人情之记录

第二节 方观承生父方式济其人其诗

一、 方式济生平简述

二、 方式济((出关诗》解读:一路征尘一路歌

第三节 方观承生平及其前期诗歌

一、 方观承生平简述

二、 方观承出仕前二十年之经历及诗歌解读:长歌当哭

第四节 方维甸生平及其诗歌

第五节 方受畴生平及其诗歌

第十章 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的文化精神

第一节 家族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方氏家规对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尊奉

第三节 方氏家族为官刚正清廉

第四节 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的文化特征

余论:对桐城桂林方氏家族与文学之思考

附录一 《四库》系列收录桐城桂林方氏家族著述一览表

附录二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收录桐城桂林方氏家族诗文集一览表

附录三 《桐城方氏诗辑》与《桐旧集》所录方氏及诗歌统计表

附录四 明清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科举仕宦情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桐城桂林方氏自始迁祖方德益于宋末元初移居桐城,至明代前期家族门第渐至兴盛,不但以科第仕宦显达于时,而且于治学、诗文、习艺皆著称于世,成为江南显赫之世家大族,延至清末历二十余世六百余年而不衰。方氏家族理所当然可以视作一个典型的封建文化家族。桂林方氏族巨裔繁,本文以个案研究为主,选取其中在仕宦、文学等方面成就较为突出者展开初步探讨,论述其生平事迹,解读其诗歌作品,并由此透视方氏世家大族之概况和文学风貌,从而剖析和概括家族整体性文化特征及文化精神。
   本文在结构上列为十章:前九章大体上依据家族主要人物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章次,第十章则是总论方氏家族的文化精神。本文研究重点概述如下:
   本文对方以智中进士以前的文学活动予以重点探讨,对其早年创立“泽社”加以考证;对其“主盟复社”实情予以考辨;对明末方氏家族与阮大钺的恩怨进行论述;阐述其诗学思想的内涵,可以视作是对晚明诗学的总结。这些都将有助于深化对方以智的研究。笔者对方氏三节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之诗歌重新解读,洞悉其辛酸悲苦的内心世界;并且对家族其他女性诗人初步加以梳理,予以关注。
   本文考察了明清易代之际方氏家族成员的不同选择,表现为四种类型:或仕、或隐、或为僧、或抗清,其实这也正代表了鼎革之际士人的选择与命运。
   方氏家族中还有一些重要诗人,如方拱乾、方登峄、方式济、“方氏三诗人”中的方世举、方贞观、“方氏一门三总督”之方观承、方维甸、方受畴等,目前尚未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本文对他们逐一进行个案研究,他们的诗作大多以诗记事,透视他们的悲欢离合等复杂心态;解读其人生遭际,从中也折射出时代因素对家族的巨大影响,这些内容将成为本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氏于清初虽然遭受顺治丁酉江南科场案和《南山集》案两次沉重的打击,但作为文化世家的桐城方氏却又能异常顽强地延续下来,并在清中期再度兴盛,“方氏一门三总督”更是使方氏家族的门庭声誉达到了鼎盛。
   方氏家族以文学成就最为突出,且影响也极大,足可以文学世家称之。家族成员大多以能诗见长,诗文创作及学术成就显著,家族重文的风尚盛行。至于方苞提出义法说,奠定桐城派的基础,桐城派散文伴随清朝相始终并绵延至五四时期,作家、作品数量众多、影响巨大,则更为学界所重视。方苞以古文创作称名于世,不以诗名,本文却对其诗歌主张与诗作加以解读,其诗歌质朴无华,直抒胸臆,由此得以窥视方苞内心真实的情感。本文还对方苞受学于其兄方舟之说予以辨析。
   就方氏家族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特征加以观照,虽然和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世家一样有其共性,如重视教育,诗礼传家,忠君孝悌,敬宗睦族,科举仕进,看重名节等等,但方氏家族也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文化世家现象,比如行善积德之义举;五世祖方法的殉难行为生成家族精神象征代代传承;家族成员仕宦者皆有政声,不畏权贵,秉直为臣;为官皆清廉刚正,从无贪赃枉法者。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桐城桂林方氏之诗礼世家于明清两朝的历史舞台上兴起昌盛、浮沉显耀,诠释着这一家族的发展历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