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与贡献
【6h】

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与贡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中国共产党人和谐思想的理论来源

2.1 以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为理论基础

2.2 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3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与贡献

3.1 毛泽东的探索与贡献

3.2 邓小平的探索与贡献

3.3 江泽民的探索与贡献

3.4 胡锦涛的探索与贡献

4 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当代意义

4.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意义

4.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社会目标。人和谐,家和谐,组织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全人类的美好理想。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众生平等”、“道法自然”,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和谐”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曾萌发这样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等因素,从前的构建和谐社会均不得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打破中国不公平、不公正、不和谐的旧制度,使全国人民得以解放,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建立了基本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政治理念,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局势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时期,我们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必须抓好一切国内事务,维护国家统一,保持民族团结,稳固社会安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还是后来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正确地把握了当时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内在趋势与特征以及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与特征,选择了中国社会的正确发展道路,同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和论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了理论贡献和实际贡献。
  本文除引言外,第二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谐思想的理论来源:以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为理论基础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第三章系统的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与贡献,从毛泽东的探索开始,不管是他关于社会主义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基本矛盾的思想,还是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以及统筹兼顾的思想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贡献。接着分析邓小平的探索,从他的共同富裕思想到他的“稳定压倒一切”思想,无不是带着当时时代特征的贡献。江泽民则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尤其是胡锦涛的探索与贡献,他不仅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和谐思想和探索成果,而且根据新的世情、国情、党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具体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总体要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更加完善,构建实践更有时代性和理论依据。第四章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是缓和矛盾、协调关系、实现目标的思想武器,又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有力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