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载药纳米活性炭行大肠癌淋巴靶向化疗的小鼠实验
【6h】

应用载药纳米活性炭行大肠癌淋巴靶向化疗的小鼠实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小鼠模型的建立

第二部分:应用载药纳米活性炭行大肠癌淋巴靶向化疗的小鼠实验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小鼠模型的建立

1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应用载药纳米活性炭行大肠癌淋巴靶向化疗的小鼠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参考文献

结 论

图 片 说 明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小鼠模型。
  方法:将细胞株Colon26制成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10只Balb/C小鼠爪垫皮下。观察小鼠活力、进食、爪垫肿瘤生长及腘窝淋巴结转移情况。42d后处死小鼠,爪垫肿瘤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研磨消化腘窝淋巴结,于含10%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若有肿瘤细胞贴壁生长,制备细胞爬片,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结果:所有小鼠爪垫出现肿瘤生长,潜伏期为10-12d。常规病理学检查显示爪垫肿瘤组织结构类似小鼠结肠癌。8只小鼠腘窝淋巴结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肿瘤细胞贴壁生长。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肿瘤细胞胞浆内癌胚抗原表达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80%。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小鼠模型。
  第二部分:应用载药纳米活性炭行大肠癌淋巴靶向化疗的小鼠实验
  目的:探讨载药纳米活性炭在大肠癌淋巴靶向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两种化疗药物协同抗癌作用,进一步阐述大肠癌淋巴靶向化疗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降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方法:50只小鼠爪垫接种Colon26细胞悬液,建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将成功制备的46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6只)、奥沙利铂组(B组,10只)、氟尿嘧啶-活性炭组(C组,10只)、奥沙利铂-活性炭组(D组,10只)及联合用药组(E组,10只)。观察给药期间小鼠活力、进食、体重及爪垫局部情况。给药48h后处死小鼠,取爪垫肿瘤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同时取腘窝淋巴结,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结果:B组小鼠活力、进食及体重明显下降,其中2只死亡,爪垫有不同程度溃烂;其余组小鼠活力、进食及体重变化不明显,爪垫无溃烂。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分析显示,C、D及E组小鼠爪垫肿瘤细胞凋亡率与A或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C和D组与E组相比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UNEL法检测结果分析显示,C、D及E组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与A或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应用肿瘤内注射载药纳米活性炭行小鼠大肠癌淋巴靶向化疗研究中,抗癌药物诱导爪垫肿瘤及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明显;氟尿嘧啶与奥沙利铂联合用药有协同抗癌作用;纳米活性炭提高抗癌药物抑杀肿瘤效果,减轻其毒副作用;淋巴靶向化疗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