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典型E2F转录因子与小鼠蜕膜细胞多倍化的关系
【6h】

非典型E2F转录因子与小鼠蜕膜细胞多倍化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胚胎着床研究进展

1.2子宫内膜蜕膜化

1.3胚胎着床及蜕膜化调控分子

1.4哺乳动物多倍化研究进展

1.5 E2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1.6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动物

2.2动物实验模型

2.3人子宫内膜取材

2.4原位杂交探针制备和序列分析

2.5原位杂交

2.6苏木精-伊红染色

2.7免疫组织化学

2.8免疫荧光

2.9 Real-time PCR

2.10 Western blot

2.11 载体构建

2.12 小鼠子宫基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2.13 MTT法检测基质细胞的增殖活力

2.14 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培养

2.15 细胞免疫荧光

2.1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3 结果

3.1不同物种子宫蜕膜组织中多倍化现象观察

3.2小鼠和人蜕膜组织或细胞中多倍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3非典型E2F转录因子在早期妊娠小鼠子宫中的表达

3.4 E2F7和E2F8在小鼠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

3.5 E2F7和E2F8在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蜕膜化中的表达

3.6类固醇激素对小鼠E2F7和E2F8表达的调节

3.7非典型E2F转录因子对蜕膜细胞多倍化的影响

3.8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

3.9 E2F8对RRM2及CDK1表达的调节

3.10 小鼠蜕膜化过程中的DNA损伤及氧化应激对E2F8表达的调节

4 讨论

4.1不同物种子宫中基质细胞蜕膜化过程的差异

4.2非典型E2F转录因子在早期妊娠小鼠子宫中的功能

4.3 P4调节小鼠子宫基质细胞中E2F8的表达

4.4 E2F8通过调节RRM2和CDK1的表达促进蜕膜细胞多倍化

4.5蜕膜细胞多倍化的生理意义

5 结论

6 中英文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

致谢

9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小鼠早期妊娠过程中,蜕膜细胞中S期相关基因表达增强,而M期相关基因表达逐渐减弱,说明蜕膜细胞可能通过核内复制周期形成多倍体细胞。通过RNA干涉实验证实,E2F8通过上调核糖核酸还原酶2的表达和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的表达,使细胞周期从有丝分裂转换成核内复制周期,从而形成多倍体蜕膜化细胞。
  在小鼠蜕膜化过程中,着床位点 DNA损伤标志分子磷酸化组蛋白 H2A.X表达增强,说明在蜕膜化过程中存在DNA损伤。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CPT处理小鼠子宫基质细胞诱导DNA损伤后,E2F8的表达明显上调。另外,用过氧化氢处理基质细胞可诱导E2F8的表达和促进基质细胞的增殖,说明E2F8的表达及多倍体蜕膜细胞的形成与蜕膜化过程中的DNA损伤及氧化应激等应激反应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