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血性休克死后器官组织代谢物时序性变化推断死亡时间
【6h】

失血性休克死后器官组织代谢物时序性变化推断死亡时间

代理获取

目录

硕士学位论文封面

廖林林毕业论文-提交1

[课题资助]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 (2012BAK02B02)

廖林林毕业论文-提交2

背景和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ABSTRACT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

Conclusion

Keywords: Hemorrhagic shock; postmortem interval;

缩略语释义表

(List of abbreviations)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失血性休克模型建立结果

2.2 大体及组织形态学观察

2.3 代谢物谱分析与物质定性定量

2.4 模式识别:各器官组织各温度组总代谢物质降解规律

2.5 不同温度组GC-MS检测代谢物含量的变化

第三章 讨论

3.1 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3.2 标本取材、固定和提取

3.3 代谢物相对含量变化及与PMI时间的关系

3.4 温度对代谢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结 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是指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

其中,Statheropoulos等[20]检测海水中2-3周人尸体组织8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中,二硫

总之,国内外学者已共识环境温度和死因是推断PMI的两大最主要影响因素,但目前的推断PMI技术方法中,

尸体组织“回归自然”的自溶腐败降解过程,与活体组织“生长发育”的生物合成过程之间,存在符合生物化学原

个人简介

致 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