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尼莫地平及川芎嗪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SE、SOD和MDA含量及脑氧供需平衡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6h】

尼莫地平及川芎嗪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SE、SOD和MDA含量及脑氧供需平衡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对照缩略表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综述:神经外科手术中药物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合格证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颅内肿瘤患者常伴高颅内压,而术中低血压、体液失衡及手术操作中电凝、手术器械等医源性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脑缺血缺氧性损伤、脑组织的氧供需失衡与能量代谢障碍,脑缺血缺氧性损伤与细胞内Ca2+超载、兴奋毒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生成、炎症介质释放等有关。术中采取恰当的脑保护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川芎嗪为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川芎嗪能减轻大、小鼠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和炎性介质释放。推测其机制为川芎嗪改善缺血脑组织微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液量,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 方法: 1.一般资料择期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48例,ASAⅠ~Ⅱ级,均诊断为脑膜瘤。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尼莫地平组(N组),川芎嗪组(C)组,尼莫地平联合川芎嗪组(NC组)各12例。术前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与生化及肝肾功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无糖尿病和颠痫病史,Glasgow评分15分。 2.麻醉方法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全麻。N组在麻醉开始时用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15μg·kg-1·h-1,于手术结束时停药。C组将输入0.9%生理盐水250 mL加入80mg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于切开硬脑膜时20min内静脉输入。NC组于麻醉诱导后应用尼莫地平与川芎嗪注射液,方法同N组与C组。A组在相同时间点输入生理盐水。 3.标本采集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即刻(T3)、切硬脑膜后1h(T4)、缝硬脑膜时(T5)、术后24h内(T6)6个时点同步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足背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血糖,并计算。取血液标本5ml至试管待离心。 4.检测指标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及脑氧摄取率(CERO2);葡萄糖摄取率(GluER)、脑乳酸生成率(LacPR)、脑乳酸氧指数(LOI);颈静脉球部血清S100β蛋白、NSE及SOD、MDA、LD含量。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采用计量资料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应用LSD法,各时点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组病人基本资料采取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四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各组患者年龄、体重、麻醉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输液量无显著性差异,P分别等于0.415、0.776、0.921、0.938、0.949、0.790。 2.脑氧供需平衡指标; 2.1, CaO2; 各组组内不同时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68.199,P=0.000)。其中A组T2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17);而各组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下降(P<0.004)。 各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0.444,P=0.723)。 2.2, CjvO2; 各组组内不同时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100.018,P=0.000)。其中各组T2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20);A、C组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下降(P<0.001);N组T4、 T5、 T6较T1时点明显下降(P<0.007);NC组T4、T6较T1时点明显下降(P<0.019)。 组间各时点比较,N组T6高于A组(P=0.018); NC组T3、T4、T5、T6高于A组(P=0.000~0.039); NC组T5高于N组(P=0.024); NC组T5、T6高于C组(P=0.002~0.007);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SjvO2 各组组内不同时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49.829,P=0.000)。其中各组T2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05);A、N、C组T6较T1时点明显下降(P<0.046)。 组间各时点比较,N组T6高于A组(P=0.002);NC组T3、T4、T5、T6高于A组(P=0.000~0.038);NC组T6高于N组(P=0.033);NC组T5、T6高于C组(P=0.003~0.004);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1, GluER; 各组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0.859,P=0.517;F=0.616,P=0.580)。 3.2, LacPR; 各组组内不同时点之间有差异(F=520.086,P=0.000),T2、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降低(P<0.010)。 3.3, LOI; 各组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有差异(F=209.329,P=0.000),T2、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降低(P<0.010)。 4.颈内静脉球部血清SOD活性; 各组组内不同时点之间SOD活性有显著性差异(F=13.651,P=0.000)。其中A、N组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降低(P<0.022);C组T3、T4、T5、较T1时点明显降低(P<0.022);NC组T5较T1时点明显降低(P<0.047)。 5.颈内静脉球部血清MDA含量; 各组组内不同时点之间M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F=17.054,P=0.000)。其中N、C、NC组T4、 T5、 T6较T1时点明显降低(P<0.010)。组间各时点比较,N组T3、T4、 T5、T6低于A组(P=0.007~0.038);C组T4、T5、T6低于A组(P=0.013~0.036);NC组T3、T4、T5、T6低于A组(P=0.002~0.044);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颈内静脉球部血清S100β浓度; 各组组内不同时点之间S100β浓度有显著性差异(F=38.852,P=0.000)。其中A组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01);N组T2、T3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25);C组T2、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05);NC组T2、T3、T4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12)。 组间各时点比较,N组T3、T4、 T5、T6低于A组(P=0.000~0.003);C组T4、T5、T6低于A组(P<0.001);NC组T3、T4、T5、T6低于A组(P<0.001);N组T3低于C组(P<0.001);NC组T3、T4、T5、T6低于C组(P=0.000~0.006);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颈内静脉球部血清NSE浓度; 各组组内不同时点之间NSE浓度有显著性差异(F=59.510,P=0.000)。其中A组T2、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25);N组T2、T4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14);C组T3、T4、T5、T6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15);NC组T4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16);N、NC组T6较T1时点明显降低(P<0.029)。 结论: 1.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存在脑氧供需失衡;能量代谢改变,但在正常范围内;氧自由基增加,神经细胞损伤加重;于术后24h内较术中更为严重。 2.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输注尼莫地平不能改善幕上肿瘤切除术术中脑氧供需失衡,但能改善术后24h内所致的脑氧供需失衡;对能量代谢无影响;而能提高患者术中、术后24h内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血清S100β、NSE浓度。 3.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输注川芎嗪注射液不能纠正幕上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24h内患者脑氧供需失衡及不影响能量代谢;但能提高患者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血清S100β、NSE浓度。 4.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输注尼莫地平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纠正幕上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脑氧供需平衡;但不影响能量代谢。明显提高患者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血清S100β、NSE浓度,尤其术后24h内效果更显著。 5.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尼莫地平、川芎嗪注射液,术中、术后24h内在不影响能量代谢的情况下,通过阻止细胞内Ca2+超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程度脑保护作用,两药联合应用为手术期脑保护效果更为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