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氢嘧啶类化合物Zl-5015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6h】

四氢嘧啶类化合物Zl-5015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ZL-5015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ZL-5015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第二节 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ZL-5015对正常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

第三节 ZL-5015对网状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碳粒廓清实验)

第二章 ZL-5015对大鼠弗氏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第一节 ZL-5015对大鼠弗氏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肿胀度、体重的影响

第二节 ZL-5015对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第三节 ZL-5015对关节炎部位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第三章 ZL-5015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ZL-5015对ConA和LPS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第二节 ZL-5015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的影响

第三节 ZL-5015对ConA刺激小鼠脾细胞分泌白介素2和干扰素γ的影响

第四节 ZL-5015对小鼠脾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第五节 ZL-5015对LPS刺激小鼠脾细胞分泌IgG1和IgG2a的影响

第六节 ZL-5015对ConA刺激小鼠脾细胞T淋巴细胞亚类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统计学审稿证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新型四氢嘧啶类化合物ZL-5015(1,3-二环戊基-1,2,3,6-四氢嘧啶-4,5-二甲酸二乙酯)兼具抗炎和免疫抑制活性,本研究采用体内和体外实验模型探讨ZL-5015的免疫抑制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结构改造及深入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研究内容:
   1.ZL-5015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1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兔红细胞免疫小鼠产生血清溶血素(IgM)模型
   1.1.1材料与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各组动物均连续7天给药,给药后第2天上午,每只鼠腹腔注射20%(V/V)的兔红细胞生理盐水0.2 ml进行免疫,同日下午继续给药,免疫后第6天(免疫当天为第0天),动物摘眼球取血,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溶血素水平。
   1.1.2结果ZL-5015高、中剂量组(200、100 mg/kg.b.w)能明显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抑制率分别为32.8%和20.0%(P=0.000,P=0.000),ZL-5015低剂量组(50 mg/kg.b.w)能轻微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但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
   1.2.1材料与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给药第一天用1%DNFB致敏小鼠,连续给药7天,于致敏后第7天,取1%DNFB丙酮-橄榄油(1∶1)20μL均匀涂布于每只小鼠右耳的两面进行攻击。于攻击24 h后,给小鼠称重,颈椎脱臼处死,剪下左右耳廓,以左右耳片质量差值作为肿胀度,并计算肿胀率。取出脾脏和胸腺称重并计算相应的器官指数。
   1.2.2结果ZL-5015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b.w)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显著抑制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P=0.000,P=0.000,P=0.015),抑制率分别为:56.45%、47.58%、29.84%。ZL-5015高剂量(200 mg/kg.b.w)能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P=0.013),中、低剂量组(100、50 mg/kg.b.w)无抑制作用(P=0.482,P=0.418)。ZL-5015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b.w)对小鼠的胸腺指数无显著影响(P=0.384,P=0.527,P=0.570)。
   1.3 ZL-5015对网状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碳粒廓清实验)
   1.3.1材料与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1h后,先称小鼠体重,每只小鼠尾静脉均注射印度墨汁(用生理盐水稀释6倍),按0.1ml/10g注射。分别于注射后于1 min(t1)和10 min(t10)小鼠眼球取血,检测OD450值,最后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同时摘取小鼠肝脏、脾脏,并称湿重,计算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A)。
   1.3.2结果化合物ZL-5015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b.w)对小鼠吞噬指数A无明显影响(P=1.000,P=0.999,P=1.000)。
   2.ZL-5015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2.1 ZL-5015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关节炎指数、足趾肿胀度、体重的影响
   2.1.1材料与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只鼠左后足趾皮内注射100μL弗氏佐剂,致炎后第16天开始给药和测量,共给药12天。采用排水法测足部体积:在大鼠足部踝骨关节突出部位划一条线作为标记,用足趾肿胀仪测量,间隔4天测一次足趾肿胀情况及体重。SD大鼠免疫后,根据大鼠四肢关节炎症的红、肿及硬化程度,计算多发性关节炎指数。
   2.1.2结果致炎后第20天,ZL-5015高剂量(200mg/kg.b.w)处理组关节炎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下降率为20.0%(P=0.010),说明此时高剂量药物开始起效。对足趾肿胀及体重无显著影响。
   致炎后第24天,ZL-5015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b.w)使关节炎指数分别下降34.5%、25.0%、19.0%(P=0.000,P=0.001,P=0.010)。高剂量能使足趾肿胀度下降49.5%(P=0.048),中、低剂量使足趾肿胀度分别下降40.4%及21.5%,但无统计学意义(P=0.194,P=0.845)。对体重有增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致炎后第28天,ZL-5015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b.w)使关节炎指数分别下降43.0%、36.7%、26.6(P=0.000,P=0.000,P=0.001)。高、中剂量使足趾肿胀分别下降54.0%及48.7%(P=0.034,P=0.041),低剂量下降3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对体重有增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ZL-5015对弗氏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2.2.1材料与方法于佐剂关节炎造模第28天,股动脉取血,3000rpm离心10 min,取上清,ELISA方法检测IL-1β及TNF-α活性。
   2.2.2结果ZL-5015高、中剂量(200、100 mg/kg)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显著降低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的水平(P=0.006,P=0.049),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为:27.0%,19.1%; ZL-5015低剂量组(50 mg/kg)可以轻微降低大鼠血清IL-1β的水平(P=0.426)。ZL-5015高、中剂量组(200、100 mg/kg)均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NF-α的水平(P=0.000,P=0.005),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为:29.2%,21.6%;ZL-5015低剂量组(50 mg/kg)可以轻微降低大鼠血清TNF-α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
   2.3 ZL-5015对关节炎部位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2.3.1材料与方法于造模第28天,大鼠断头处死,在非致炎侧踝关节上方0.5 cm处摘取肿胀的足爪,剪碎,生理盐水浸泡过夜,离心取上清,ELISA方法检测IL-1β及TNF-α活性。
   2.3.2结果ZL-5015高、中剂量(200、100 mg/kg)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显著减少关节炎部位IL-1β的含量(P=0.000,P=0.019),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为:30.3%,19.3%;ZL-5015低剂量(50 mg/kg)可以轻微减少炎症部位IL-1β的含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ZL-5015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均可显著减少炎症部位TNF-α的含量(P=0.000,P=0.004,P=0.039),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为:31.9%,22.0%和15.2%。
   3.ZL-5015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3.1 ZL-5015对ConA和LPS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3.1.1材料与方法Balb/c小鼠两只,常规制备脾细胞悬液,ConA(4μg/ml)和LPS(10μg/ml)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作为体外免疫模型,检测给药48小时后各组细胞的代谢活力。
   3.1.2结果ZL-5015高、中、低剂量均可以显著抑制Con 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P=0.000,P=0.000,P=0.000),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是:33.10%、21.0%和13.28%。ZL-5015高、中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P=0.000,P=0.000),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是:25.90%、14.95%,ZL-5015低剂量组有轻微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
   3.2 ZL-5015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的影响
   3.2.1材料与方法将BALB/c小鼠和C57BL/6J小鼠的脾细胞分别制成悬液,按照1∶1混合制成细胞浓度为6×106个/mL的细胞悬液,按分组加入药物,用96孔培养板培养72 h后各组细胞的代谢活力。
   3.2.2结果ZL-5015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抑制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00,P=0.000,P=0.037),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是:37.2%、17.4%和5.0%。
   3.3 ZL-5015对ConA刺激小鼠脾细胞分泌白介素2和干扰素γ的影响
   3.3.1材料与方法Balb/c小鼠两只,常规制备脾细胞悬液,ConA(4μg/ml)刺激小鼠脾细胞活化,检测给药48小时后各组细胞中上清液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的含量。
   3.3.2结果ZL-5015高、中、低剂量组(40、20、10μM)均可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分泌白介素2(P=0.000,P=0.000,P=0.007),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是:29.37%、20.31%和11.35%。ZL-5015高、中、低剂量组(40、20、10μM)均可以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γ(P=0.000,P=0.002,P=0.030),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是:31.9%、23.6%和15.9%。
   3.4 ZL-5015对小鼠脾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3.4.1材料与方法Balb/c小鼠两只,常规制备脾细胞悬液,ConA(4μg/ml)刺激小鼠脾细胞活化,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给药48小时后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mRNA表达的变化。
   3.4.2结果ZL-5015(40、20、10μM)可抑制由ConA诱导的IL-2 mRNA的表达(P=0.010,P=0.024,P=0.048)。ZL-5015(40、20、10μM)可抑制由ConA诱导的INF-γ mRNA的表达(P=0.005,P=0.013,P=0.043)。
   3.5 ZL-5015对LPS刺激小鼠脾细胞分泌IgG1和IgG2a的影响
   3.5.1材料与方法Balb/c小鼠两只,常规制备脾细胞悬液,LPS(10μg/ml)刺激小鼠脾细胞活化,各组给药作用48小时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检测IgG1和IgG2a的含量。
   3.5.2结果ZL-5015高、中剂量组(40、20μM)均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分泌IgG1,(P=0.000,P=0.001),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是:27.8%、18.0%;ZL-5015低剂量组(10μM)可以轻微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分泌IgG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ZL-5015高、中、低剂量组(40、20、10μM)均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分泌IgG2a(P=0.000,P=0.000,P=0.011),且有浓度依赖趋势,抑制率分别是:31.6%、22.7%和13.7%。
   3.6 ZL-5015对T细胞亚类的影响
   3.6.1材料与方法脾细胞制备、实验分组及给药均同3.5.1所述,48小时后收集细胞,用荧光标记的抗小鼠CD3、CD4、CD8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
   统计方法:
   3.6.2结果ZL-5015主要降低ConA诱导的CD4弱表达和CD3弱表达T细胞亚群(CD4LwCD3Low)的比例。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细胞亚类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先采用R×C表资料的卡方检验对各组细胞的百分率差异进行多组间的总体检验,然后采用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进行组间细胞百分率的两两比较。定量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法分析,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用LSD方法多重比较;若方差不齐,采用Welch F检验和Dunnett's T3法多重比较。显著性水准取α=0.05,以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ZL-5015可降低兔红细胞诱导小鼠产生血清溶血素的活性,降低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对小鼠碳粒廓清的速率无明显影响,提示对小鼠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无影响。
   2、ZL-5015可以减轻弗氏佐剂关节炎模型的关节炎指数,足趾肿胀,提示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3、ZL-5015可以减少弗氏佐剂关节炎模型血清及炎症部位中的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提示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与关。
   4、ZL-5015可抑制ConA和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提示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5、ZL-5015可以显著抑制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代谢活力),提示对特异抗原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6、ZL-5015可以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分泌白介素2和干扰素γ,提示其免疫抑制作用与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与分泌有关。
   7、ZL-5015可抑制由Con A诱导的IL-2及INF-γ mRNA的表达,提示其抑制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环节在mRNA表达水平。
   8、ZL-5015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分泌IgG1和IgG2a,提示其可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而抑制抗体的产生。
   9、ZL-5015可降低Con A诱导的CD4弱表达和CD3弱表达T细胞亚群(CD4LowCD3Low)的比例,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CD4+CD3+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而抑制免疫反应。
   10、总之,ZL-5015对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对T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泌功能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有效,但需要高剂量(100mg/kg以上),与现有临床药物相比其作用强度还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结构改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